教育焦虑和对分数的崇拜并没有真正消解,甚至变得更为严重。如果这种观念中的偏执不能被有效扭转,“聪明药”就可能被源源不断地“发明”【详细】
将这一事件放在道德层面看,需要讨论的或许不应是“善意的成本”,更多应是这种善意是否被作为工作要求或者考核指标。需要警惕的是,美德不应成为“保不保得住饭碗”的标准,也不能成为“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的压力传导,否则,好人好事就变了味。因而,与其追问“道德的成本”,不如划清“道德的前提”,同时也需考虑“道德的回馈”,即别让这些施以援手的人产生“委屈感”。如果在名誉或是物质上,形成综合的激励机制,或许更有助于在社会层面延长这一善意的弧光。【详细】
终结这样的市场乱象,不仅需要加大对各类检测网站的监督审核力度,而且不妨公开权威检测网站,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检测,使他们不必再“病急乱投医”。【详细】
空调是否开启?车窗是否打开?室温如何?由于这直接关系到旅客砸窗的原因,而且此事已经发酵为公共事件,机场方面应该向公众明示,绝不可有任何隐瞒和遮掩,更不可偏袒。【详细】
给石墩加装护栏,不仅必要性存疑,还存在浪费资金等问题,甚至可能构成新的安全隐患。这种加装能够落地,是不是一种“拍脑门”决策?安全管理容不得形式主义。【详细】
给外界带来的不良观感,却有可能“劝退”很多潜在的游客,由此带来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因此,在景区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如何为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