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汤洪彪
这两天,中国多地正在经历高温天气,不少地方发布高温预警,持续的高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都产生一定影响。中央气象台7月13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烈日炎炎,气温不断攀升,多地迎来高温“烤”验。高温“不打烊”,烈日下的每一位坚守者,都值得点赞。电力工作者、警察、环卫工人、园林工人……他们,是高温下的坚守者,头顶红日、脚踩热土,与烈日较量,与高温抗衡,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奉献,在高温下保障民生,以实际的行动默默守护一座城。迎战高温“烤”验,需要政府主动谋划、科学部署、精准施策,也需要各部门、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让每一个人都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生活送上更多的“清凉”,全力以赴保障民生。
主动防范,提升社会风险管理能力。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迎战高温“烤”验,切忌临时抱佛脚,要赢得工作的主动,守护万家清凉,就需要提前谋划,科学防范。全球变暖“大环境”,对我们日常生活“小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要应对高温天气面临更大的考验,要提升防范能力,就需要保持对预知风险的敬畏,在化解风险上主动尝试。同时,要看到高温天气下,容易出现台风暴雨雪灾等极端天气,要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落实,提升预见能力,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可能的风险。
全力保障,力战高温守护民生。高温“烤”验,让人喘不过气,要安然度过,就需要在保供电、保生产、送清凉等方面下功夫,从“室外作业”向“室内作业”转变,积极为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同时,要看到高温“烤”验存在持久性、复杂性、反复性,要全力保障、守护民生,就需要发挥制度优势,既强化防暑、降暑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增强大家预防高温天气的能力,也要聚焦特殊作业,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提醒注意自身健康安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方能更好地战胜酷暑。
创新化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安徽合肥地铁全线,划出了131个纳凉区,同时全省近1.5万个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憩、消暑服务;山东青岛打造15分钟清凉圈,在商圈、社区、交通枢纽等设置爱心驿站,方便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休息……及时预报高温天气、为市民提供就近避暑纳凉之地、做好夏送清凉工作,在创新开出“凉”方的过程中,不仅营造了清凉的避暑氛围,更守护大众的身体健康,积极应对暑热,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状态勇担使命,写出更多动人的“滚烫”日常。
高温天气是“烤”验,但是也有“凉”策。一把遮阳伞、一瓶水的补给、一个纳凉之地、一个有力保障部署等,各地在送清凉、战酷暑上提供个性化支持,不仅能够在应对暑热上“不掉线”,也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防暑降温的效果,让丝丝清凉润人心。(汤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