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史洪举
直播间中,自称 “御医传人”“执业医生” 的“黄院长”以传授药酒秘方为名推销宣称能治愈糖尿病、脑梗的“神酒”。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表示,心脏病、骨病、失眠、糖尿病、脑血栓等疾病,均可用此药酒医治。“黄院长”则讲述“70多岁多种重病老人喝完3瓶就好了”“濒死之人重获新生”的案例。但据调查,黄某所宣传的头衔和任职单位并不存在,相关药酒的功效也与实际不符。
冒充专家、神医在直播间信口开河,向不知情的消费者推荐不具备功效的药品、保健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说,这些“御医传人”的行为相当卑劣了。而其背后的广告主、经营者、平台等推波助澜者更该严惩,做到源头治理,才能让这些无所不能的“神医”销声匿迹。
根据《广告法》,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药品、保健品广告不得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不得利用代言人作推荐或证明。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应由相关部门先行审查,否则不得发布。
由此可见,这些在直播间肆意忽悠人的“御医传人”触及了广告法的全部红线。尤其是,很多中老年群体对食品药品安全和是否有虚假宣传存在模糊认识,未必能轻易地识破这些“神医”的话术,进而掉入陷阱。更可怕的是,不排除一些老年群体对这些“神酒”深信不疑,通过大量饮用“神酒”来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进而恶化病情。假如监管部门能够多用点心,从严查处伪劣产品和运作“御医传人”背后的灰色帮凶;假如网络平台能够少些利欲熏心,多些责任心,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筛查、屏蔽直播间的违规营销,无疑将保护更多人免遭欺诈。
监管部门不能再选择性失明,对直播间的“御医传人”骗局漠视不管,任其招摇过市。既要追责“御医传人”,更要深挖其背后的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以及放任不管的网络平台,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才能净化市场环境,让消费者在真实的信息中独立自主判断产品优劣,不被虚假广告所迷惑。(史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