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括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内的各种科学实践,足以表明我们国家的空间科学水平已不再是“跟跑”阶段,而是正从“并跑”向“领跑”跨越。未来5年,新增4个卫星任务聚焦宇宙起源、空间天气起源、生命起源等重大前沿问题,我国空间科学将在更多方向上,持续产出更多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这些都将有力支撑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高铁货运的规模化并非易事。它既需要对专用动车组进行载重、结构等方面的改造,也要求车站配套装卸设备、优化作业流程。铁路部门在运输组织、安全保障、货物装载等环节进行系统论证与反复试验,才实现从传统模式,向高时效、大运能、全天候与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方式转型。而正在编制的“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中,也将重点从完善铁路网络、提升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三个方面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
司法实践中,法院已多次支持配音演员维权。去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就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侵权公司被判赔偿配音师25万元。这一判决再次敲响警钟:声音权与肖像权一样,都是每个人不容侵犯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肖像权因直观可见而更易被理解和重视——比如明星头像被盗用,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不妥。但声音无形,一些人便误以为其中有“操作空间”,这也成了部分商家堂而皇之提供克隆服务的心理诱因。
不可否认,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景区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运营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并非所有景点和地方都有底气像杭州这样坚定地走免门票之路,也并不是完全照抄作业就能成功。但是,“理念一新天地宽”,从西湖到灵隐寺,这样的持续探索应该让更多地方的文旅产业发展思维有所触动,看到破除门票依赖、摆脱传统景区依赖的现实可能性,真正以更开阔的视野去审视地方文旅发展路径,积极顺应从“经营景区”到“运营城市”的文旅发展新趋势。
教育本就不必千校一面,也无需拘泥于传统专业目录,只要能直接展现对现实生活的价值,赋予学生一技之长,叫什么名字也就不重要了。教育为什么总要“玄之又玄”地包装,让学生学会烧烤、拌螺蛳粉,怎么就不“高级”呢?何况这些技能支撑着无数小店、家庭的生计,也撑起了真实的消费市场,让他们进入高等教育的视野,是对人间烟火价值的肯定,有助于破除动辄区分高下的偏见和迷思。
不少学生对课程安排并不满意。有的已经就业了,却还要上“就业指导课”;有的准备考研、考公无暇分身;有的是嫌“水课”太水,实在“浪费时间”等等。这些声音并非全是借口,它们指向的是高校课程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错位:课程内容未能与专业发展衔接、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时间安排缺少弹性,导致学生对课堂实在是不感冒。换句话说,“专业替课”的出现不仅是学生偷懒的表象,更是大学课程体系需要检视与更新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