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落入了一种话语陷阱。如果开放是当然,那么关门才需要理由;如果关门是当然,那么开放就需要理由。现在很多人在努力证明校园应当开放,这其实说明人们已经被带入了某种误区:关门似乎是理所当然,支持开放的人则必须拼命地找理由。而且大学校门开放的议题,已陷入一种非常“低质量”的状态。这里面没有细节讨论,比如现在大学到底客流量多少,怎么就冲击教学秩序了,怎么就无法管理了……这些都没有具体的数字说明。
所谓“世道人心”,并不是一个空虚之物,相反就藏在社会运转的细节里。人们如何对待一位见义勇为的人,就是一个指标。社会对一位具体的个人,越是愿意付出巨大的成本进行补救,起到的示范效果也越显著。这就如同一个信号:只要行善良之事、为正义之举,社会的褒奖也绝不会吝啬。这个信息自然会被所有人所捕捉、理解,构成人们对社会文明程度的理解,也会形成一种引领:当自己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对选择的后果也有了稳定的预期。
在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普遍的当下,禁止小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这样的表述,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的使用门槛早已降低,如今许多人都在使用相关功能来提升日常工作效率,其中也包括中小学生,很多人在学习中用它来答疑解惑。只不过,当前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存在诸多问题待解。《使用指南》的禁止性建议,不仅仅旨在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更深层的考量。
在此轮科技创新热潮中,各行各业正加速由传统的“+AI”的技术融合模式,转变为“AI+”的场景驱动模式,让技术不是数字资源的堆砌,抑或智能模块的冗余,而是服务于真实的生活需求,体现恰切的价值追求,让科创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牵引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全的制造业门类和最大的制造业体系,这也意味着我国科技创新拥有最丰富的实验场地,期待更多科技范式的创新与企业范例的涌现,让中国科技在更多领域落地开花。
仔细观察这组成绩单,文旅消费不仅“热力值”飙涨,而且呈现不少亮点和新趋势。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劲吹的“赛博风”。不少景区都推出了外骨骼机器人辅助服务,这一“登山利器”已成为登山游客的“新宠”,不仅解放了游客的双腿,也让登山这件事变得更加有趣。再比如,江西南昌滕王阁景区等通过数字技术提供高品质的沉浸式体验,有的还引进了一批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解锁了消费新场景,也增加了消费增长点。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性,都要靠在实践中体现和彰显。一方面,需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将政策的善意和法治的温度传导至民营经济领域,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勇敢闯、大胆干,推动民营经济在时代春风中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另一方面,对困扰民营企业的问题以及一些执法乱象,需要切实按照《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投诉举报处理机制,规范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让广大民营企业能够心无旁骛谋发展。
让家长有时间、有精力带着孩子出行,在休假时间冲突的情况下保障好学生的托管工作,让这部分学生在春秋假期间同样有所收获,也需要制度同步匹配。
当前正值“十一”假期,全国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流动的中国”呈现出蓬勃生机。此刻,带着文明出行,收获的将不仅仅是沿途的美景,更有假期的美好。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一定能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大门越来越大,也就能够更好地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