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评论员:8月16日,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上映,引发又一轮对改编《红楼梦》的热议。截至8月27日9:00,该片在豆瓣电影的分数已跌破4.0分,票房仅有500多万,可谓票房和口碑的双翻车。
电影虽然成绩不佳,但争议和曝光度却不低。无论是选角,抑或是导演和公众的互怼,都让这部作品充满了话题性。电影甚至开启了反向营销,影片详情页的海报也悄悄换成了宝黛二人背影,上书八个大字“争议之作,眼见为实”。
关于这部电影的文本化批判已经很多了,无论是审美、剧情或是对原著的改编等,都有很多评论在指出其中的问题。这部电影也许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对,但有一个大背景人们也不能忽略——《红楼梦》可谓影视改编最坚硬的“顽石”,成功的作品罕见。
相信很多人会想起87版的《红楼梦》,这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创造了红楼题材的高峰。之后《红楼梦》的影视作品便乏善可陈,即便2010年还有一版《红楼梦》,虽然豆瓣评分只有5.8分,但已经是87版之后成绩最好、影响最大的一部了,这不禁令人唏嘘。
87版《红楼梦》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点,则是长达十几年的打磨,也被认为无论是从气质还是角色形象都最接近原著的一部。这事实上奠定了《红楼梦》改编的评价标准——无限贴近原著。这一标准,也几乎是之后的作品的扣分项。
这就造成了吊诡的一幕。如果贴近原著是《红楼梦》改编的标准,那么在87版之后,其实后人的道路就已经堵死——如果要创新,不可能不有所悖离,但这又会导致作品遭遇差评,由此也陷入尴尬的处境。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即几部影响较大的《红楼梦》都有一个公开选角的过程。这种环节,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紧张”——这并非贬义,而是说创作者都知道包括林黛玉在内的角色无法在文本之外的世界重现,人们只能把这个过程交由一种公开地、反复地试探,用于减轻选角失误的“负担”。
“红楼热”是文化现象,红楼改编的坎坷更是一种值得琢磨的文化现象。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文学的胜利,一种文本力量超越一切视觉语言的胜利,《红楼梦》仿佛成了另一个维度的作品,无法被日新月异的技术所攻克。
这大概和《红楼梦》文本严谨性有关,这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作品,在四大名著里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存在。从文本来说,《红楼梦》最为精致,其中的神韵、铺陈、暗示、隐喻也最为深刻。因为文本过于独特且鲜明,构成了一个绝无仅有、难以替代的文本空间。
就像这两天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就取材于《西游记》。四大名著都不乏其他相当成功的衍生品,唯独《红楼梦》乏善可陈。某种程度上说,《红楼梦》的文本因为太过卓越,反倒具备了某种“神性”,这让一切的再阐释都变得乏力。就好像人们可以接受一个《大话西游》里玩世不恭、情债累累的孙悟空,但能否想象另一幅样子的林黛玉?
这是《红楼梦》的出色,也是某种《红楼梦》的“尴尬”——出色到让一切的后来者都无从措手。《红楼梦》的存在或许再次提示人们文学的价值,本该视觉表现能力最弱的文字,却调动了最复杂的意象,让其它的所有手段都黯然失色。
当然,另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是,《红楼梦》在各种榜单中多次当选“最难读的书”。从这个角度看,人们真的应该试着读读《红楼梦》,只要都读进去了,将会收获一个无法在其他任何场合见到的瑰丽世界。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营养餐补助资金“砍一刀”,刺痛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