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博物馆奇妙夜”再次归来:上海三十余博物馆将延长开放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6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二度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等30家博物馆,将在今年6月至8月的周五或周六晚间,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特展和主题活动。
虽然上海诸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仅持续3个月,并限制在周末时段,但这一举措仍然值得点赞。无论在哪个城市,博物馆资源都是紧俏的。这种紧俏是由于大人、小孩的工作学习时间与博物馆的日常开放时间冲突所造成的——工作日白天都要工作学习,难有时间参观博物馆,只能扎堆周末前往。
事实上,在过往的数年中,每每有博物馆开放夜场参观,都能够吸引公众的目光,引来媒体的报道。这一举措之所以屡屡成为新闻,正是因为人们希望博物馆的时间限制能够更加宽松。而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能充分发挥。
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功能。数字化时代,如AI、VR等各种新兴技术,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体验博物馆藏品。但博物馆的氛围和真实的藏品,远不是虚拟技术所能够替代的。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前提,是让公众有机会来到博物馆。身为公益性机构的博物馆,理应为公众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入馆时间。
对绝大多数博物馆而言,夜间开放和白天开放并无区别。博物馆的展馆设计,注定了其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受外界任何天气因素的干扰。除了故宫这样的占地面积广、主要位于户外的博物馆,绝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室内馆所,场馆清场管理相较而言并非难事,安全管理只要想做就有足够的能力做好。
对广大中小学而言,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更加自由,更多的课外学习机会就可以由博物馆提供。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学生放学后不上补习班,则可以进馆学习。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现有条件,都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设各类学习课堂。这既实现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远比在校园内的书本学习更具效果。同时,还可成为解决中小学“三点半难题”的方案之一。
人们的这一诉求,实则也是对城市公共服务提出新的要求。炎炎夏日,受制于博物馆开放时间,大部分公众若要参观博物馆,只能顶着高温酷暑选择在周末白天前往。更为成熟的城市公共服务,应该是支持更多的博物馆夜间开放。博物馆里不仅凉爽宜人,丰富的馆藏还将提供给公众更多学习的机会。对比防空洞、地铁站这样只单纯具备纳凉功能的场所,博物馆显然会是更好的选择,而这同样能够助推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
要让博物馆实现公益价值,发挥好教育功能性,考验着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因此,博物馆夜间开放、延长开放时间,应成为日常。无论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多么艰巨、多么困难,只要能够满足公众需求,都应该去努力克服和解决。开放时间限制,博物馆才能不仅仅是游客驻足的旅游景点和打卡地。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学术评价体系改革重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