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中学生被同学打成植物人”,不能轻视校园暴力之恶
虽说关于降低刑责年龄是否就能够有效减少校园暴力现象,目前仍缺乏数据支撑,但它背后反映出的担心是很现实的,那就是不能因为年龄问题让施暴者逃脱惩戒。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东阳江阳春市八甲中学一学生廖某某被同学殴打成了“植物人”。视频显示,一男孩躺在病床上,头上被纱布包裹只露出了面部。对此,阳春市教育局通报称,经了解,因双方口角,12月4日上午9点左右(大课间期间),阳春市八甲中学八(3)班学生江某某把同班同学廖某某推到该班教室讲台旁,在该班同学黄某某的协助下,江某某手持扫把棍敲打廖某某后脑部一下,后用拳头快速打了几拳廖某某头部。通报称,当地目前已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组织公安、教育、卫健等单位有序开展伤者医治、事件调查、伤者家属安抚等工作。目前,伤者正在广州珠江医院接受治疗。
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每每牵动人心。这起事件中的一些细节,则更让人愤懑。一,虽然受害者被打成了“植物人”的说法不准确,但事发后廖同学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尚未脱离危险。亲属也表示,“医生透露廖某某苏醒的希望比较小”。这样的严重后果,可以说再次刷新了社会对校园暴力伤害程度的认知。二,有亲属称,“事发后,校方曾跟家属透露,事情的起因是廖某某拒绝帮同学写作业,与同学江某某、黄某某等发生口角”——起因越荒唐,行为就越恶劣。
细看此事件,不论是后果之严重,还是事发起因之荒唐,都让人震惊。这再次提醒社会不应该低估校园暴力的伤害程度和恶劣程度。当前,最重要的是全力救助受害者。同时,舆论也非常关注,实施暴力伤害的同学及协助者和他们的家长,到底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目前,官方通报中,并未提及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信息,可能还需要在调查之后才会有答案。但是,由于事发于初中,会不会因为施暴者年龄低而得不到该有的严肃处理,确实是很多人担心的事情。
事实上,在很多观察者看来,近年来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事件已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且严重程度令人震惊。在此背景下,关于要不要降低刑责年龄的话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虽然说,关于降低刑责年龄是否就能够有效减少校园暴力现象,目前仍缺乏明确的数据支撑,但它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担心是很现实的,那就是不能因为年龄问题就让施暴者逃脱惩戒。当然,这里的惩戒,未必一定是刑责。参照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校园暴力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惩戒、矫治等,是多元化而有针对性的。在当前国内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罚保持相对谦抑的情况下,这种多元化的惩治、矫治其实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必要通过法律的完善来进一步明确,让孩子、家长、学校及执法部门都更加清楚法律的红线到底在哪里。
同时,校园暴力的多发,也警醒各方应该更加重视日常的防治工作。就以这次事件为例,施暴者仅仅因为同学拒绝帮写作业,就不惮于实施严重暴力行为,如此恶劣的行为很可能并非第一次发生,之前学校、老师有所察觉和干预吗?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学校教育层面及时作出有效的教育、引导,以防止走向“施暴者”这一步,对于防范校园暴力和欺凌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日常的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等,都应该有效普及。要知道,校园暴力、欺凌的发生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诱因,若仅仅是强调事后的惩戒而忽视前端的防治,这未尝不是教育的失能和卸责。
还要注意的是,建立完善的惩戒、矫治体系,强化校园暴力、欺凌防治,不仅仅是一个关乎校园安全的问题。根据今年上半年最高检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这种趋势与校园暴力现象之间的隐秘关联,显然令人深思。(朱昌俊)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