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海参用敌敌畏,水产品农残不该成为监管空白
只有养殖和消费端共同发力,建立一条完善严密的监管链条,才能有力地遏制养海参用敌敌畏等乱象,守护好民众的餐桌安全。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3 15”晚会报道,山东即墨一些海参在养殖过程中,向养殖池投放敌敌畏清除不利于海参生长的其他生物,还同时使用抗生素等各种兽药原粉,而且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大海,造成了环境污染。对此,山东相关部门表示,已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将对全省海参养殖企业、养殖场的水环境等进行全面排查。
敌敌畏属于高毒农药,几十毫升就足以致人死亡。而且这种杀虫剂,会腐蚀食道,胃黏膜、肠道等,危害巨大。此外,敌敌畏的使用还会给土壤、水带来污染,威胁整个生态系统。也正如此,敌敌畏是严格控制使用的。然而,从央视曝光的情况看,山东即墨的一亩养殖池,就投放敌敌畏高达两公斤。这种环境下养出的海参,不仅农药残留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还给周边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毒害。
海参养殖滥用敌敌畏、抗生素等,暴露出养殖环节监管的漏洞百出。养殖户对于记者毫不避讳,养殖池边散落着敌敌畏空瓶和箱子,从这些情况看,当地海参养殖户使用敌敌畏,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对此,当地监管部门却熟视无睹,这显然涉嫌严重的失职渎职。
其实,海参养殖的潜规则,已不是第一次曝出了。早在2014年,央视就曝光“大连养殖户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养海参”。在养殖场,记者发现头孢曲松纳(一种抗生素),盐酸诺氟沙星、六抗底安等多种药物,还有菊酯类的杀虫剂灭扫利。然而,媒体的报道似乎并未引起养殖户的警惕。以山东为例,如果之前就重视海参养殖的用药行为,以及养殖场的水环境监管等,滥用敌敌畏的问题,何以像现在这样严重。
其实,滥用农药的问题,不只在海参养殖中。整个水产养殖业,滥用农药的问题都比较突出。此前媒体曾报道,一些地方在滩涂养殖中,为了贪图方便和清理效果,在放苗前使用农药进行清塘清涂。在虾类的养殖中,敌敌畏也会被一些农户用作消毒剂。仍然是山东,2017年青岛就曝出这样一个个案:大河东湿地内相继有7只苍鹭离奇死亡,附近发现12个敌敌畏空瓶。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敌敌畏是一养虾人买来消毒养虾池的。
水产养殖滥用农药,后果比粮食、蔬果种植滥用农药的危害更大。因为,水产品富集污染的能力,远远高于果蔬和粮食。有研究表明,蔬菜和粮食,只能把农田里的六六六(六氯环己烷,用于杀虫剂,属于有毒有害环境物质)污染,浓缩几倍到十几倍。然而,当水里六六六含量是0.001-0.3微克/千克时,当地水产品中的含量却高达38-46微克/千克,也就是说污染至少是126倍。放在海洋这个大环境里,污染的破坏力更为巨大。因为海洋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需要极长时间才能修复。
然而,对于水产养殖使用农药的监管,目前普遍处于宽松状态。不仅养殖环节监管重视不够,末端的消费环节更是监管空白。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只涵盖了粮食、水果、蔬菜、肉、奶等,对于水产品农药残留,缺乏严格规定。因此,只有养殖和消费端共同发力,建立一条完善严密的监管链条,才能有力地遏制养海参用敌敌畏等乱象,守护好民众的餐桌安全。(于平)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