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降高”“限高”是以人为本
房屋是为人们居住栖息而设计和建造的,也是为人服务的。为人而设计建造的房屋的最大和最高要求或标准应当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安全和宜居。
近日,备受关注的江苏省苏州市中南中心开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发布的批后公告中,中南中心的建设高度由729米降到499.15米。中南中心的自降身高与目前管理有关。4月27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
曾几何时,修建摩天大楼成为一种时尚,是城市地标和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各项综合技术水平高超的象征,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大兴修建摩天大楼之风。迄今最著名的世界上最高建筑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哈利法塔,高828米,地上162层,几乎是两个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的高度。
现在,中国的管理要求是,新建100米以上高层建筑都要充分论证。是保守,还是没有技术和经济实力?其实都不是,这是理性、科学和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更是以人为本的考虑。
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的国家,让所有人都能获得遮风避雨的栖息房屋,高楼大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随着城市用地面积减少,大都市扩张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高楼和摩天大楼可以增加容积率,能庇护更多的人,为更多的家庭提供居所。至于其他的娱乐、工作和经济创收的机会,摩天大楼和高层建筑也具有优势。
因此,从1871年始于美国芝加哥摩天建筑,到2019年全球的摩天高楼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摩天大楼中心网站的数字显示,2019年,全球建成26座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筑,远超过2018年的18座。
在兴建摩天大楼上,中国更是一枝独秀。2018年,全球竣工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前10名城市中,中国有6个城市上榜,其中3个地处中西部。中国超过200米的高楼已经有686座,占到全球1478座的将近一半。
房屋是为人们居住栖息而设计和建造的,也是为人服务的。为人而设计建造的房屋的最大和最高要求或标准应当是以人为本,也就是安全和宜居。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的安全系数远远低于一般房屋,一旦发生人为和自然灾难,摩天大楼首当其冲。
摩天大楼不仅要求能防地震,还要求能防风灾和防光污染等。高层建筑的分压力和震荡都特别大,人根本感觉不到的小震荡到了更高层上震荡就很大。在规划设计时,抗分压、抗震能力的技术措施要非常到位,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高层楼房的倒塌。
摩天大楼居住者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用水要采取层层加压供水,每隔几层建一个设备层,安装加压水泵,确保自来水正常供应。高楼住户人数多,需要更多的电梯,还需要安装发电机组多回路供电,预备停电时应急。高楼还要求专门安装步行楼梯和逃生电梯。但是,万一出现问题,高楼的用水、用电就难以为继,逃生也成为更重大的难题。从健康方面考虑,高楼和摩天大楼也比一般房屋的隐患多。高层住宅患精神、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以及呼吸器官疾病的人居多,是低层独宅居民的2倍以上。居住在高层会因为风大和建筑物的摇晃而致人感到担心,敏感的人甚至感到眩晕。
另一方面,摩天大楼固然有“高处不胜寒”的现实问题。高楼修建容易,但是运营、维护维修却很难。首先是成本增多,100-200米的超高层建筑造价是每平方米四五千元,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建设成本约每平方米1万元。其次是建成后维护成本高昂。摩天大楼的电梯要求运行速度更快,这也意味着电梯的技术难度越大,维护成本越高。相应地,保洁、喷淋系统会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增大维护量。粗略统计,摩天大楼的电梯、保温、照明、清洁、物业等费用,比普通住宅高2倍左右。
此外,对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四五线城市来说,人口数量和发展速度与可用土地面积紧张的矛盾并不突出,这些地方并不需要有足够多的摩天大楼来满足大量人口的需求,因此这些城市更不必修建过多的超高层建筑甚至摩天大楼,前期建设后期运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浪费且有画蛇添足之感。
现在,陕西西安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由501米降至498米,四川成都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主楼超塔建筑高度从677米改为489米,其他城市也需要对建筑降高限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设计和建造高楼大厦。(张田勘)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