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重和正视,致敬“她”力量
她们是女性,但并不会因此而更伟大或更渺小。她们在一线救死扶伤,是出于医者的职业精神;她们在无人处软弱落泪,也是个体在灾难和重压下的正常反应。
今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节日多了些特殊的氛围。正如谈论战“疫”无法绕开女性的付出一样,此刻,我们谈论女性也不该忽略疫情大背景。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疫情肆虐之下,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积极驰援湖北,以血肉之躯与病魔搏斗。而这个群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据上海妇联统计,支援武汉抗疫一线的上海医生中,超过50%为女性。山东省妇联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支援抗疫一线的山东医护人员中,女性占比达到60%。《新闻1+1》节目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全国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护士约占75%,其中90%以上是女性。
数字会说话。在这场战“疫”中,各行各业的劳动女性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了巨大贡献。“蜀锦征袍手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73岁李兰娟院士毅然逆行再战疫魔;一线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守护人民生命与健康;基层女性工作者坚守卡点,筑牢防线;巾帼志愿者们积极筹备物资,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她们是勇敢坚毅的中国女性,她们是值得尊敬的战“疫”英雄,她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今天,我们赞美她们,是因为她们的“抗疫”壮举;明天,我们同样尊重她们,因为她们是我们的同胞姐妹。疫情终将过去,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正视“她”力量,给所有女性以尊重,是更接近本质的话题。
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和接纳。既然是普通人,就不会只有英勇无畏,没有弱点、缺点。“高大全”的人设很可能是一种“捧杀”,正视女性的需求和“软肋”,才能真诚感同身受。有了这种感同身受,才不致在疫情防控期间出现剃光头发“出征”、刚流产十天就上前线,怀孕七八个月还坚守岗位、生理期卫生用品得不到支援等等令人“极度不适”的事情。类似做法,看似歌颂无私付出,实际上却忽视了女性作为“人”的需求。好在,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让每一位女性医务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抗击疫情中。尊重,往往是细致入微的,也是毫无差别的。
在这个属于广大劳动妇女的节日里,与其献上崇高的赞美,不如给予应有的尊重。她们是女性,但并不会因此而更伟大或更渺小。她们在一线救死扶伤,是出于医者的职业精神;她们在无人处软弱落泪,也是个体在灾难和重压下的正常反应。疫情期间,她们是天使;平淡的日常中,她们亦充满力量。像尊重每一个劳动者一样尊重她们,了解接纳,便是最好的态度。从今天起,这样做吧。(土土绒)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