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医生当销售,凸显民营医疗窘境

2019-08-19 18:14:39

如何让民营医疗机构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公立医疗机构良好的补充而不是失败的竞争者或者背景板,确实是实现医疗正常发展应该迅速明确的问题。

  这样一条消息可能会让有些人愤怒得说不出话来——据河南民生频道报道,8月16日上午,有网友反映,河南省某中医院强制要求医护人员像业务员一样,每月至少拉5名患者住院,拉不够规定人数就罚款200元。记者前去采访,证实了这一切。

  发生这样的事件,是因为医院完全将医院的经济利益凌驾于患者健康之上,这种理念一旦得以推广,患者的健康迟早会成为各家医院的板上菜肴,后果实在不敢想象。

  一家医院这样露骨地要求医生充当业务员,为了效益不惜斯文扫地,其决策思维显然属于简单粗暴型,缺乏必要的管理智慧。对此大声说不,是坚持正义的必然选择。可是,在批评他们丧失医院底线,被经济利益冲昏头脑的同时,也不难推测出,这家医院之所以敢于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后一定是狠抓经济利益的思维惯性在作祟。

  在医院里面讲效益,说出来似乎总有一些师出无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益又是一家家医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选项,不但民营医院如此,公立医院也是如此。大多数公立医院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个差额的背后往往就是主要收入依靠市场去挣。也就是说,医疗机构通过出卖医疗服务换取效益,其实是各家医院获得发展甚至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但同时,医疗服务具有强烈的社会公益性,如果把握不好效益与公益的平衡点,医疗服务很可能在效益的诱惑下,完全背离公益的基本需求。因此,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比较严格,而且依靠相对完整的医保体系,使得民营医院也不得不跟着各个医疗定价走。其结果就是,只有各个大医院握有大量的患者来源,又能够获得各类医疗政策支持,因而活得比较自如,其他中小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日子则往往是另一番天地。

  虽然国家多次表态要鼓励民营医院发展,但在功能定位上始终没有明确民营医院的发展方向。一大批民营医院应运而生,工作范围几乎和公立医院一样,可是一旦真的和公立医院竞争,就迅速处于不利地位。究其原因,无疑是他们不仅没有差额补贴,而且需要缴纳税款,缺乏政策扶持、一切成本自支,其经济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他们为了生存剑走偏锋也不足为奇。事实上,回顾一下这些年的负面新闻,如找医托、骗保、小广告等等违规行为,几乎都与民营医疗机构有关,现在又出现把医务人员当销售用的事件,其本质大同小异。

  给医生下达拉患者的任务是愚蠢的,医院也不大可能通过这样的方法走向光明。但这样的极端事例再一次提醒我们,当前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非常艰难,如何让他们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公立医疗机构良好的补充而不是失败的竞争者或者背景板,确实是实现医疗正常发展应该迅速明确的问题。(郑山海)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