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唯有真相,能赋记者以尊严

2017-11-08 14:55:12

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后真相时代”,勇于和善于追求真相,更是一种起于情怀、显于担当的能力与责任。守住一份在奔跑中坚持的笃定,一份在混沌中不畏浮云的澄明,一份在躁动中自持的初心。

  不带一丝噪喧,不含一点仪式,第18个记者节就这么匆忙而至。

  说荣光或矜伐,说慰勉或太轻;有节朔虽不彰,其力道重千钧。记者节属于记者,更属于所有执着追求真相的人。

  新闻在,记者在;记者在,真相在。真的记者,能感受到江河的涌动,能感知到浮躁的背面,能呈现新闻的发生。他们会用文字对抗遗忘,用事实慰留理性。

  他们是无冕之王,时间会给他们授勋。因为真相会穿透时间之墙,成为历史的遗痕。

  追求真相,无关所在媒体形态的“新旧”,也无关资历的深浅,只关乎道统与本心:这是记者之为记者的使命,这也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追寻——哪怕他们编织的是琐屑文字、朴素真章,可那也是给时代画像,给历史“录像”,用文字,用声音。没有一场霾能够遮蔽冬阳,也没有一阵风能够永寄凛冽,记者要刺透的,正是那霾和冷风下的真实。

  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后真相时代”,勇于和善于追求真相,更是一种起于情怀、显于担当的能力与责任。

  你认或不认,“后真相时代”都已经到来。依照传媒学者拉尔夫·凯斯们的阐释,“后真相时代”,情绪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人们信自己之所信,将所信的奉为真相。这也不断被当下的现实所印证。

  无真相则无是非,有真相才有正义。“后真相时代”,“事实胜于雄辩”等信条或许在崩圮,所谓的“真相”遍地,但却未必基于事实,而是被情绪框定。跟情绪相比,真正的真相似乎也变得次要。所以在很多公共事件上,情绪太多,事实不够用;在不少舆情传播中,动辄出现讹传与反转;在时下的舆论空间里,有太多主观先行、立场站队下的对撕互怼。

  而事实证明,记者以在场姿态和客观立场还原的真相,依旧是最大的信息刚需。

  拿杭州保姆纵火案来说,公众一开始就被“男主人和女保姆有染”的造谣、受害者家属要求“一个孩子索赔一个亿”的不实消息带着跑;再以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为例,稍微被带下节奏,很多人就急匆匆将矛头对准产妇家属,“婆媳矛盾”“丈夫直男癌”“产妇下跪”等说法也谬种流传。而最终去厘定事实、廓清真假的,还是那些诚挚而公允的文字或镜头。

  越是喧嚣越需要冷静,越是躁动越需要理性。喧嚣与躁动,本质上都是在“短缺”中制造了“过剩”。过剩指的是情绪,而短缺则指向了事实的不足。看起来,我们面临的信息环境是超载的,可这不等于事实过载,恰恰相反,事实供应处于严重不充分不平衡的状态。

  哪怕今天传播已不再是“内容为王”,哪怕资讯分发中的新闻价值已被流量和算法考量取代,那些被鸡汤和“无内容的内容”喂得巨饱的人们,依旧会腹中空空。他们仍需要汲取事实和营养,仍需要媒体供给基于公共利益的真相挖掘和公共表达。也因如此,真正的新闻专业主义愈发重要,真正的记者也永远为社会所需要。

  在此背景下,对记者乃至媒体人而言,要坚守自我——守住一份在奔跑中坚持的笃定,一份在混沌中不畏浮云的澄明,一份在躁动中自持的初心。

  还要坚守很多该坚守的责任:坚守新闻伦理,坚持公正、真实、客观地呈现;坚守专业主义,坚持敬畏真相、敬惜字纸;坚守公共责任,坚持以文字、镜头为麦克风,在真相的KTV里吟唱。

  时间流转,有些东西却亘久而值得铭刻:不能割弃的,是尊严;不能掩埋的,是真相。“后真相时代”,唯有真相,能赋记者以尊严。(佘宗明)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