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才能让“天天检查”成常态

2017-05-05 15:27:52

真正的检查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推动形成治本的制度。但现实中的很多检查变成了形式主义,只要在检查的那几天“规矩”一点,看上去有序一点,交通问题似乎就“解决”了。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最近萍乡召开“文明交通行动年”活动动员大会,整治交通乱象。会上,市委书记李小豹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乘坐出租车时,司机强制拼客,最后下车时,却要他付全程车费。

  被出租司机强制拼车,相信很多生活在中小城市的人早已经见怪不怪。萍乡书记被要求付全程车费,这已经是比较“规范”的服务了,还有很多中小城市出租车和黑车恶性竞争,漫天要价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只不过官员们大多有专车服务,体验不到类似民生疾苦,萍乡书记能够去亲身观察,相比那些“不事稼穑”的官员,当然是进步,不过真正值得期待的进步,不是浮于表面的发现问题,而是要能对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提出彻底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些交通问题,老百姓的感慨是:“真希望天天来检查,那样萍乡的交通就好了”。这说明交通问题不是管不好,而是根本没有用心管。既然萍乡书记发现的胡乱拼车,以及车外抛物、乱打远光灯、不按规定乱变道等14大乱象,都是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为什么在日常执法和监管中没有加以重视?如果出租司机的每一次违法违规行为都被及时惩戒,那交通秩序就会得到改善。

  相反,如果为官不为,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一样,工作敷衍了事、有一搭没一搭、得过且过,虽然明知道问题存在,只要没有谁找到自己头上,就不会主动去解决,那问题就永远是问题。事实上,打车难的问题,不只是萍乡乃至江西的问题,湖南、安徽等很多地方,过去被曝光的都不少。而且越是中小城市乱象越突出,背后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形下,基层治理过于粗放。只在集中检查的时候想着“指标”,平时不重视努力“治本”,那治理就会沦为“花架子”。

  真正的检查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推动形成治本的制度。但现实中的很多检查变成了形式主义,只要在检查的那几天“规矩”一点,看上去有序一点,检查就结束,交通问题似乎就“解决”了。老百姓希望的“天天来检查”,潜台词就是对这种形式主义的控诉,是对有效治理的期待。

  当然,有效治理不能依赖简单粗暴的高压管制,而需要对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应对制度。拿出租车强制拼车来说,背后可能存在出租车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果出租车的数量够多,乘客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就不会听任司机的摆布。现在很多城市对出租车的门槛定的很高,又不允许近年来兴起的网约车去车站等人流集中地接客,这些问题综合叠加,让打车难成为很难治理的顽疾。

  所以面对亲身体验到的交通问题,萍乡书记有必要深入思考下“为什么”以及“怎么办”,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让市场的供给更平衡,同时再加强执法,加强对渎职部门和官员的问责,形成“天天检查”的常态。出租车拼车等问题,也就自然可以迎刃而解。(敬一山)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