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讨薪农民工形单影只
2016年10月2日,丁飞龙和工友在河南省焦作市下辖的县级市孟州讨薪时被打断肋骨,警方当月28日的鉴定结果显示,构成轻伤。2016年11月14日,澎湃新闻随丁飞龙家属到孟州市公安局西虢派出所咨询,派出所负责人承认“没有抓人”。家属询问如果是对方受伤是否抓人,该负责人称“有可能”“因为你们是外地人”。
讨薪挨打,打人的却逍遥法外。
地方公安部门的回答很艺术:2016年11月15日早上,孟州市公安局宣传人员致电澎湃新闻说,局里很重视,分管局领导批示,工作人员连夜加班,完善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手续材料,当日将安排抓捕。该宣传人员称,案件快马加鞭往前走,有最新进展再沟通。不过,近3个月后,“连夜加班”与“快马加鞭”自此无声无息,再也不见声响。
被打的民工说得很绝望,不希望对方有人被判刑,也不奢求过多赔偿,“只希望拿到自己的工钱”。只是,这样的希望若能心想事成,又何必有挨打的桥段出现?令人倍感寒凉的是:在寒冬的讨薪之路上,民工依然形单影只。就在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培训一轮接一轮的语境下,地方公安部门竟然以“外地人”和“本地人”的逻辑,区隔着宪法之上的公民权益。
这几天,有关讨薪的新闻又开始例牌性“蹭热度”了。这当然不是说地方部门在清欠问题上无所作为,毕竟讨薪事件总是概率性的,基层工作又难免挂一漏万。犹记得为全面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国务院在2016年初便印发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等五方面提出十六条治理措施。早在2013年,最高法甚至进一步出台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解释。只是,地方上落实得怎样,民工薪资权益捍卫得如何,“零容忍”的弹性又几何……这些问题,终究还会遭遇“徒法难以自行”的困顿。
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时候,欠薪的概率是水涨船高的。这个逻辑,是任何制度设计都挡不住的现实。老板没钱可发、员工等钱过年,此时再遇上恶意欠薪的泼皮无赖,矛盾就会解也解不开。此时能做的,或者说是最该做的,恰是那句医学界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薪资可能一时半会还拿不到,但归还的计划可以有约束力一点、讨薪的路上可以温暖顺遂一点。
一切靠谱的追问只有一个:在民工跟老板斗智斗勇的时候,谁会陪在他们身边?
时近年尾,劳动监察部门主动去访访民情、工商管理部门主动去问问厂情,乃至纪检与公安等部门做好预案准备,在民工们讨薪无门的时候,留有一条法治的通道,就算血汗钱要得不那么容易,总不至于孤立无援而靠秀讨薪。制度暖心不暖心,还得看最需要的时候,在不在民众的身边“长情陪伴”。(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