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评论员:这两天,各地媒体报道,参加九三阅兵的礼宾车正陆续归还车主,随车还附赠了感谢信和纪念品。报道称,九三阅兵迎接外宾的红旗车有部分是向群众借用,如河南就有50辆车入选。
迎接外宾用的红旗车需要从群众处借用私家车,不是国家缺车。每年国家的重大外事活动次数并不固定,且来访外宾及其团队数量不一,如果常备大量礼宾车就有可能造成车辆闲置、浪费资源,与中央“过紧日子”的精神相违背,也不符合纪念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务实简朴的要求。所以,向群众借用匹配车辆就成为了最优选。有被借车主表示,自己的红旗车还曾参与支持过上合组织峰会。
当然,这给予了更多群众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机会,也是国家给予的一份信任。相关新闻里,许多评论都在感叹,“鸽子是用的人民的,车辆也是用的人民的,全民参与的感觉很棒”“我没去阅兵,我的车参加了阅兵”“这叫人民车队,是实力的一种象征”……确实,借用信鸽、红旗车等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链接,将个体与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这样特殊的形式让群众参与到国家重大活动中,能够更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释放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纪念活动的务实简朴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处。此次九三阅兵临时观礼台的5万把座椅,阅兵结束后已根据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三色进行科学调配,不同色彩的座椅融入到学校礼堂、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及城市公共空间等多种场合,供市民游客学生等休憩使用。
这样的举措,打破人们固有的认知——纪念活动容易大量使用一次性装置,用完即弃,造成浪费。从临时装置转换为永久装置,这些座椅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硬件设施的有益补充,能够随时坐下来休憩的城市更有温度。同时作为九三阅兵纪念活动记忆“载体”,它们也将无声诉说着这份荣光,勾连起人们对这次纪念活动的回忆,增强人们对家国历史记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因此,“外借”的礼宾车,“再用”的阅兵椅,都是不同意义上全民参与纪念活动的生动体现,既彰显节俭务实作风,也呈现热烈家国情感,让历史记忆可感可触。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于社会运转的高效率,也在于社会关怀的有温度。一场隆重的纪念活动,如何传承历史记忆、引领民族未来,就需要在无数细节中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可及性,让更多普通人参与其中。细节之处浸润家国情怀,这是我们的治理智慧,必将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奋进前行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