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杭州为何能诞生“六小龙”
光明网评论员:近几日,关于DeepSeek的讨论,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视角转向了科创环境视角。中国企业深度求索发布的这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一经问世便引发关注,成为目前国内最具有讨论度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因此,当江苏官方媒体连续刊文讨论DeepSeek及“杭州六小龙”,南京地方主官表态“这一现象在杭州集中涌现绝非偶然”,也就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对中国各主要城市为何没能诞生“科技新贵”的讨论和观察。
目前,人们已经形成一种惯性认知,即为人们所熟知的科技型企业,多布局于北上杭深。人们会觉得这些城市出现一家新的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集聚效应也会在新的城市发生,合肥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能够例证这一点。引发此轮讨论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人工智能是当下最为火热的科技产品,同时也是拥有海量消费者端用户群体的科技产品。作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各主要城市确实都希望本土企业中能够出现类似公司,这不仅代表先进生产力,更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更加在意它在何地诞生。
对于DeepSeek诞生于杭州,网络上已经有了很多精辟的总结:营商环境、创新氛围、雄厚资金、人才济济……正是因为杭州这座城市的上述这些优点,才能诞生大量的“科技新贵”。因此各个城市都需要有所反思,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在重点领域下功夫,从各自特色寻找突破口,以期在未来能够培育出同样量级的科创企业。
各地城市主官借此机会表态值得点赞,彰显城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中国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科技创新,需要更健康的市场环境。这其实意味着,让营商环境变得更好、创新氛围更加融洽、努力留住更多人才和资金,是每座城市都为之努力的事情。应该看到的是,DeepSeek成功了,但杭州的优势并非近期才形成,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结果。
人工智能固然是大势所趋,但其只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其中一重科技力量。比如合肥所关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在全国一枝独秀;贵阳则借助地理优势走大数据产业赛道;而北京则聚集了超300家商业航天企业,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不仅关联着营商环境、创新氛围,还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产业同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这也再度表明,杭州的城市发展和营商环境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想要让城市整体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要做的则远不止这些。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寒假作业AI化,是对教育的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