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评论员:“蹑手蹑脚地我走了,就像我神不知鬼不觉轻轻地来……”近日,77岁“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在南京师范大学用方言的形式向学生朗诵诗歌《再别康桥》,上课的视频在网络流传。陈宗霞一口原汁原味的南京话,让屏幕内外的人感受到一地方言的独特魅力,也再一次激活了方言文化传承保护这一话题。
之所以说“再”,是因为方言进课堂早已不是啥新鲜事。早在十多年前,苏州话就出现在了当地幼儿园、中小学的课堂,之后四川话、粤语等方言课出现在一些高校的选课表中,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盛况。在课堂外,电视节目、影视剧、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使用也备受关注。年初沪语剧《繁花》所引发的“方言热”,相信不少人都还记忆新鲜。社交媒体上,基于方言的谐音梗四处飞,方言配音的短视频作品时刻搅动着流量池。
不少人乐于追踪任何关于“方言热”的有力证据并为之欣喜,其背后实则是对方言消逝的诸多不舍和忧虑。虽然没有确切数据统计,到底有多少种方言处于“悬崖”边上,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越年轻的世代越少人会说家乡话,方言的代际传承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甚至断裂。80后、90后中不少人还能用方言顺畅交流,而他们的孩子,多数已听不懂家乡方言,更遑论说了。对此,我们毋需讳言。
方言,不仅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密码,承纳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经验。它像一个无限大的容器,让那些种类繁多的地方曲艺得以生生不息,让无数个体关于故土的记忆和情愫得以寄托。因此,伴随方言可能的逐步流失,或是文化传承的危机。眼下方言在年轻人中的疏离,已成为一些地方曲艺和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之隐痛。
都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方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感知万物的独特视角。对于家乡方言字词的绝妙表达,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时刻。当方言不再能言传,那么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也将失去诸多丰富和生动的场景。
人们对于方言的式微难以释怀,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挽留与拯救之举。但略显冷峻的事实是,“通用语言的普及是现代社会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方言所附着的生活方式被改变,其使用的空间受到压缩,不断扩大的共同市场和生活空间乃至虚拟世界,都推动通用语加速普及。也正因如此,保护方言,妥善保存我们的语言“身份证”更加重要而紧迫。
近年来,方言保护动作频频。比较具有标志性的是,2015年,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全国34个省区市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另据媒体报道,国内首座实体语言资源博物馆也即将落户湖南。
尤其让人振奋的是,校园内,方言课为孩子们打开通往文化多样性的一扇门;更大的公共文化空间,夹杂不同方言的聊天方式在年轻人中日渐流行。人们的语言保护自觉和意识正加速觉醒,而语言使用的自觉背后,实则是深沉的文化自信与归属认同。
保护方言,自不是要将其一味拉回古旧面貌——在语言的长河里,它自有流变。保护方言,也决不能满足于让其安静地躺在资源库中——唯有在使用中,它才有生命力。相信随着方言“流向”课堂和其他更多的使用空间,将触发更多的好奇心和敬畏心,带着更多人抵达多彩文化世界。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