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逛公园也是件正经事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逛公园也是件正经事

来源:光明网2024-03-28 17:43

  光明网评论员:打开社交平台软件,铺天盖地都是“公园20分钟效应是真的”的“种草帖”。网友们毫不吝啬地分享逛公园后的身心感受,并大方贴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公园名录。于是,一时间,公园的草地上、长椅上“长”出了不少年轻人。不断出新的攻略帖背后,甚至有隐隐的各地公园大PK意味。

  公园突然间备受青睐,据说与最近发表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密切相关。该研究显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人状态更好。这便是近来“破圈”的“公园20分钟理论”。

  该理论在春天里走红,也是应景。毕竟,气温回升,春花渐放,公园一扫萧瑟,尤其是在北方,确实是踏青出游的好去处。而且,得益于近年来多地开展的“留白”“增绿”行动,城市绿色空间不断拓展,城区街巷或腾退还绿,或疏解建绿,或见缝插绿,街心公园、口袋公园、主题游乐公园等一应俱全。这大大提高了公园的数量和可及性,也让逛公园不再如印象中那般“隆重”,成为一件更“随心所欲”的事。此外,公园管理与服务水平等软件水平的提升,也大大提高了逛公园的体验。

  今天“出圈”的公园游,可以算作是去年爆火的citywalk潮的延续,细究之下,前者可能更多了一些疗愈意味。忙里偷闲,独自一人或约上三五好友,溜进公园享受片刻的惬意和闲暇,暂时屏蔽工作的烦恼和生活的琐碎,专注感受此刻风的吹拂、阳光的照耀和植物的味道。

  大自然具有疗愈作用自不必说,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公园提供了这样一个出口:这个空间虽然是公共的,但也是开放和包容的,那些曾包围自己的社会规范和要求在这里暂时失效,那些标准化、商业化、消费主义的事物在这里被大幅淡化,个体得以收获耳根的清净和心灵的宁静。对了,这一切还大多是免费无门槛的。谁人能不爱?

  在过去,说到公园,更多被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属”,或者是有娃一族的“自留地”,要不就是出现在学校春游等具有些许仪式感的场景中。如今,逛公园成了不少人高性价比的“精神快充”,大有城市一种新潮生活和社交方式的势头。这股风潮,也让不少人更新认知:与公园一起高频出现的动词虽然是“闲逛”,但这确是件正经事。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栉比鳞次的钢铁森林中,这些绿地和其附着的空间,也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增绿”这么简单,这些连缀而起的空间,承载着更多元也更神圣的使命和意义。希望“公园20分钟效应”引发的“公园热”,能让公园这一多元文化空间的价值被更多认识和看见,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演绎带来更多启发。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老旧赔偿标准何以适配高度市场化的民航业

光明网评论员:逛公园也是件正经事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