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外人竟是咱自己!各地隐藏农特产给你惊喜
光明网评论员:近来,一场专注于寻找“新土特产”的“农业大摸底”正在网上轰轰烈烈地进行。事情的起因是,为了感谢黑龙江哈尔滨市对游学幼儿的照顾,广西送上特产砂糖橘和沃柑,黑龙江则回赠产自抚远的蔓越莓,之后随着“互赠礼物大作战”的不断升级,产自甘肃张掖的南美对虾、产自四川雅安的鱼子酱、产自安徽六安的鹅肝、产自山西临猗的大闸蟹陆续进入大众视野。
农业大摸底,越摸越惊喜。不少网友惊呼“身在家乡为异客”,善意调侃称“我的家乡特产就是特地瞒着我产”。听话听音,句句调侃中满是惊喜和自豪。农业大摸底,颠覆了不少人对传统乡村特产的“土味”印象,新土特产自带的“地域反差感”,也让不少人开启了对自己家乡的经济地理再发现。不少网友就表示,没想到南蟹可以北养、藏红花能“下高原”。
说起来,各地这些新火起来的土特产并非传统意义上土生土长的特产,如不少人概念中的地理标志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综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新引进并发展起来的。我国本就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局部小环境各异。近年来,农业科技不断发展、设施农业日渐成熟并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农业生产的物理边界,重新激活了可能“沉睡”的资源,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由此说来,眼下这一波新土特产的惊喜大接龙,何尝不是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之后,相信更多具有反差感的新品类将会在多地出现。
不少新土特产从“隐藏款”变“热搜款”,带来了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增加,对于相关生产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更看重的是这个过程中实现的品牌曝光和再定义。就拿最开始被关注的黑龙江蔓越莓来说,“经此一役”,在消费者的果篮子中,“开始有了姓名”;至于鱼子酱、鹅肝等等,也不必再非进口不可。我国的消费市场足够庞大,消费升级的动能足够强劲,完全能够“接得住”不断扩容的新土特产。
倒是不少新土特产带给人们的那种“原来它就在这里”的疏离感,给我们提了个醒,酒香也怕巷子深,专注技术和质量固然没错,但也不能忽视品牌建设和推广。这既事关新土特产的价值实现,也是对企业乃至产业“护城河”的加固。对广大消费者来说,随着这种信息差的消弭,消费选择和决策也将更具弹性。当然,一些新土特产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也自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生产地本就非销售目标市场。而电子商务、订单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给新土特产发展带来新机遇,但也会淡化原产地的标签效应。突涌而至的流量或许会很快消散,如何讲好本地新土特产的故事,应该成为一道常答常新的考题。
这波“农业大摸底”中,不少网友不自觉化身为家乡代言人,在社交媒体上热情介绍家乡特产,在一众新土特产的大比拼中为家乡特产争夺更多的注意力。每一份自发的热情和努力背后,都是对家乡发展的殷殷期待和满满祝愿,寄望自己的家乡在经济回升、消费回暖的大势中,踏准发展的节拍,蓄积竞争的优势,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红利。这些沉甸甸的信心和力量值得珍视和呵护。希望新年伊始开始的“农业大摸底”,为地方深刻认识并挖掘独特资源、精准务实布局并发展特色产业带去更多动力和启发,为已经开启的新一年发展新征程注入更多活力和潜能。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