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笑到“打鸣”!中老年“硬核相亲”节目为何火爆“出圈”?
光明网评论员:老年相亲节目在各大视频网站持续走热。
以吉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的一档老年相亲节目《缘来不晚》为例,它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天天追看的忠实粉丝,多期节目还在网络上成为爆款。据了解,该节目最火的一期全网点击量达1000多万,节目组的官方抖音号,每条短视频点赞数大多过万,有的点赞数甚至超过10万。
这些老年相亲节目,直面当代老年人情感生活现状。老年人爱看或是因为感同身受、或是想从中得到经验,年轻人爱看则是因为节目真实有趣。节目将年轻人不了解或很少了解的老年人的苦恼、困惑、欲望展现得尽致淋漓,“没有年轻人婚恋节目的粉红面纱,倒让我看到了不脸谱化的老年人与老年生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每个人对爱情的期待。但与年轻人相亲不同,老年人的相亲没有弯弯绕绕,见面先聊住房、工资、社保、养老金、子女负担、身体是否康健。“年纪大了只有十几二十年时间,本来就很紧迫,找对象需要时间,等三年再去找三年,60岁就变70岁了。”对时间的珍视是老年相亲“直来直去”的根本原因。而就在这样的直来直去中,我们看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不同观念的激烈碰撞。
见面就说“每月给你五百,管你吃喝,你得伺候我”的大爷,与“爱好旅游,想活出精彩晚年生活”的大姨注定无法对上频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虽然老了但也想要七万块钱彩礼,每个月给我三千零花”的大妈,怎么能与“拍照、唱歌、逛街,吃各种美食,每天把日程排满”的大爷擦出火花?在老年相亲节目中,中国几十年所经历的社会价值标准、择偶标准与观念差异在此时得到了浓缩体现。
城乡差距缩小、接入性鸿沟趋缓,这是今天中国的基本面。年轻人因为教育路径相似、上升渠道趋同,观念的水位大体均衡。而老年人群体,因地域和经历不同,身上留着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印迹。有人与此刻同步,主张男女平权;有人抱守“传统”,坚持男外女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相亲时的激烈碰撞,是这些观念的最真实呈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在经历巨大变迁的中国社会,代际之间的紧密程度正发生变化。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反哺”的中国养育模式——“小的时候我养你,等我老了你养我”逐渐被西方“接力”的模式——“一代人只养自己的下一代,不用赡养上一代”所替代,或者出现了动摇。今天的年轻人,很少会有“养儿防老”的想法,更多希望孩子们能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成就。而一些思想开明的老年人,也正在接受着这样的观念。
正因如此,“不用儿女养活我们”的老年人在人生的黄昏,为了解决“情感饥饿”寻求志同道合的伴侣显得尤为顺理成章。有媒体刊文表示,近年来,老年人的婚姻需求呈逐年上升之势。但受传统观念、经济、家庭等因素影响,部分独身老人即使有寻找伴侣的愿望,却受制于一些阻力和压力,不敢找、没机会找。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这部分群体中,有再婚需求、希望寻求生活伴侣的人不断增多。据估算,中国有婚恋需求的中老年人在5000万人以上。社会应该为银发族择偶创造条件、拓展渠道,提供诸如婚姻指导、异性交友信息和婚恋法律咨询等服务,让晚年生活更多一份美好。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医生直播妇科手术,谁给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