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高校博物馆沦为私藏“背书”?规范寄存制度或是良方
光明网评论员:日前,媒体刊文讨论高校博物馆的展览展品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并给出解决此种情况的建议,由此引发舆论对高校博物馆的再度关注。
近年来,高校博物馆常以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目出现在公众视野。2019年,在重庆大学校庆九十周年之际,校博物馆馆藏文物被指“赝品”,成为当年影响极大的文化事件,令学校蒙羞。在网上搜索,只发现当年校方言之凿凿表态成立核查组,两年过去却不见核查结论的公布。而在这之前,香港实业家邱季端将6000件瓷器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其所赠瓷器很快就被质疑为赝品;2019年1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高山仰止——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展”,也被张伯驹后人举报展出大量赝品。
另一种情况却是高校博物馆凭借高质量的展品与高水平的策展频频出圈。2019年,新开放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办“汉唐奇迹”展,展出了颜真卿残碑等一系列文物艺术精品,成为新晋“网红”。而收藏颇多西方著名油画大师的经典原作、中国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及建院以来历届毕业生作品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常常被众多文青奉为打卡之地。
博物馆藏品,是历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历史实证,从个体角度讲,也是反映不同文明阶段的匠心凝固。因此,藏品价值的现世兑现就是展出,为更多人所知。不展出,徒耗保管费用,其价值传承就是空泛的。事实上,博物馆与高校之间有着天然“血缘”。高校是博物馆之母,世界最早的公共博物馆就诞生在大学之中,中国第一批博物馆同文馆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也是高校博物馆。
高校与博物馆有着相同的教育功能与使命职责,而两者的结合更是为了更好发挥大学教育中的实物教学的作用——通过接触实物来理解文明的本质,是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以国外著名大学的博物馆为例——类似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都不止拥有一个博物馆,其藏品可比肩大都会博物馆。这些大学的博物馆不仅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也面向中小学生开放。许多附近学校的历史课等相关课程的课堂,就设在博物馆里,老师讲课,游客旁听,而有的老师就是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讲解不仅深入浅出,还能举一反三,增加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许多学生的专业兴趣(不仅是历史方面)就是通过不同的文物展品的了解建立起来的。
据之前的媒体统计,我国高校博物馆总量已有400多家,有更多学校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场馆,甚至是打造集群。不过,与此数字形成对比的还有平均每馆五万人次的年观众量,以及70%以上机构年举办临时展览数的不足。可作为参照的是,2019年故宫博物院的年参观量为1933万人次,高校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有限的现实仍摆在我们眼前。
如下这样的情形人们也许并不陌生:许多大学生在校4年乃至更多年,甚至许多大学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生活了近一生时间,对自己每天路过的藏品楼,竟从未能得其门而入,有的连听说都没听说过,这就不是这些人个人的悲哀了。
从这个层面,高校博物馆应该更多被“看到”,使之成为人文学科的实验室,深化既有的知识,启迪新的发现。这尤为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打击“刷单炒信” 利在当下惠及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