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评论员:大厦震动,信任不能震动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网评论员 > 正文

光明网评论员:大厦震动,信任不能震动

来源:光明网2021-05-21 15: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阅读提示】官方证实深圳赛格大厦今起封楼

  光明网评论员:自5月18日下午那阵不明晃动开始,对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赛格大厦的各界关注和社会讨论就不曾停歇。如今,三天三晃将其再次推到舆论焦点。据大厦管理处最新通知,自21日零时起,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大厦写字楼和电子市场,待相关检测工作完成后再有序开放。

  若了解一下赛格大厦的历史,想必会明白它的晃动为何如此牵动人心。作为深圳市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赛格大厦总建筑层79层,由深圳赛格集团投资兴建,是唯一由中国自行设计和总承包施工的高智能超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建成后被评为深圳市优质工程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不仅如此,赛格大厦的修建本身也充满传奇。在诸多报道和论文中,它被称为“以2.7天一层的新深圳速度迅速崛起”“深圳二次创业的标志性建筑”,号称“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大厦”“设备精良五十年不落后”,同时“测量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在超高层钢结构工程中亦属罕见。”

  在工程技术方面,社会舆论讨论空间有限。初晃不久后,相关单位迅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初步认为震动是由于外界如风、地铁运行等多种因素耦合造成的,大厦主体结构安全、内部结构坚固,为未来安全考虑,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勘测。公众一度认为是由于技术滞后,导致没能运用阻尼器抗击大楼摇晃,但很快有专家辟谣,认为大厦本次的晃动是上下运动,而阻尼器仅能控制楼体左右摆动,加装阻尼器的效用有待研究。因此,在专家组对导致赛格广场大厦震动的直接原因调查结果出炉以前,社会上还应在事件原因分析、性质判断等方面保持审慎耐心的态度,“让子弹飞一会儿”。

  但是,赛格大厦的震动,可以促使人们在未来行政决策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多一些思考。一篇近期广为流传的硕士论文《深圳赛格广场建设项目评析》,早在2001年就点出了大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譬如“施工图滞后造成边设计边施工”:在工程开启后一年,完整施工图也未能及时提供。特别是顶部天线安装时,由于设计计算错误造成共振而剧烈摇摆,最终以割除顶部26米来解除险情并重新安装。文章还指出,项目的招投标过程可能存在瑕疵,由于条件限定,并未充分考虑设计施工方的技术水平能力是否胜任如此大型的超高层建筑。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我们有理由在重大工程拍板上马决策以及设计施工监管上不断提高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建筑业通过高速发展成为重要国民经济支柱,不过也在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规则管理相对缺失的时代背景下,留下一些安全风险和隐患,并在此后的岁月中逐渐暴露出来。此类事故一旦发生,一方面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还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危害一定区域内安定环境,不利于社会整体和谐和经济长期发展。赛格广场大厦震动事件是一个教训,不是“发生事故”的教训,而是“出现尴尬”的教训。对其最终处理结果,不仅要回应当下质疑,同时也要为未来处理类似事件树立新的标准。落实建设项目终身负责,查找记录在册相关责任人员,检讨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回溯当年建设过程……事实上,这样建设的超高建筑不止一个,都需要借此检查,不能等更严重的后果发生了,才忙不迭想起追究责任。

  “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系统之中,信任是人与人更好协作的基础,以最低成本获取高度信任也是现代经济体系得以良性运转的关键。追责绝不是单纯为了惩罚,而是对公共服务、行政决策、社会管理和市场力量的不断完善。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清华配蓝翔,咋就不行了?

光明网评论员:大厦震动,信任不能震动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