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北京一处级干部当外卖小哥,12小时仅赚41元:“我觉得很委屈”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4月30日)有媒体报道说,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一副处长体验做了一天外卖骑手的新闻成了热点。据报道,这位副处长其中一单跑了近一个小时,只挣了6块6,其当日工作12个小时,最终只完成了5单送餐,仅获得了41块钱的收入,一天挣100块钱的目标连一半都没完成……
在此,暂且不论这位副处长当一天外卖骑手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这样的新闻可以成为热点,就颇耐人寻味。其实,就外卖骑手的真实工作以及生活状况而言,这位副处长一天的体验可能还说明不了什么。因此,以此来断定外卖骑手的普遍状态也不一定确实,这就像让一个外卖骑手去到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当一天副处长,他可能连其他几个“同门”副处长的名字都记不住一样。但是,在最大的外卖平台美团一家的骑手就有几百万之多,且外卖骑手已正式成为一个职业进入官方职业目录的当下,一个相关部门的官员“体验”了一把这个职业的工作状态还成了热点,这可能正是这个新闻的“热源”所在。
实际上,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许多决策的根据正是来自于这种“体验”,而许多被人们诟病“不着调”的决策也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体验”或失之于这样的“体验”。在决策形成过程中,基于“体验”的调查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社会关系的把握,劳动关系的确定,固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不过,也许只有经过这样的“体验”,才能制定出更周全、更贴切的公共决策,才能让办好事的决策初衷与人们的实际感受一致起来。
正如上述报道内容所揭示的那样,有关社保、劳动权益保护等外卖骑手及其新业态就业人员给社会问题带来的新特点,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不是以往的公共政策就可覆盖。对此,必须重新界定这些公共问题,为分析加入新的维度。尤其是外卖骑手这个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新业态,就更需要决策者去亲身体验其工作状态,为分析和决策创造真实的前提和基础,而这也正是公共决策的价值所在。
在此意义上,决策过程中的“体验”环节就不仅与决策有关,也与政治相关,更是社会治理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体验”的直接性,将决策制定及反馈的互动过程提前,使得决策更具可行性。不仅如此,这个过程也是将决策的部分过程透明化,是政务公开的一部分。决策者亲身“体验”所得经验,也有助于其在决策过程中对相关各方的利益博弈保持清醒,防止脱离实际的关门决策,避免基于个别偏好或利益形成决策,而这也是公众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一种形式。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惩罚性赔偿有利于实现实质性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