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安徽一中学八名考生集体放弃北大清华
光明网评论员:一个时代的面貌,于青年身上最可得彰。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概是寒窗苦读十二载梦寐以求的学业理想。然而,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8名考生明明高考成绩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集体放弃了这两所名校的志愿。
这次放弃北大清华的8名考生中,张金宇喜欢的是计算机专业,觉得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更适合自己;而偏爱数学的袁梓琪最终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至于其他6名考生,也都各有想法,深思熟虑后,不约而同放弃了北大清华。
这大概算得上2019年中国高招录取中最意味深长的正能量故事。
高分考生选择了不为著名学府“转身”,既叫人诧异、又叫人暖心。诧异的,是在功利思维的逻辑里,不问好歹、不分青红皂白先抢个“好大学”的席位再说,这似乎才是志愿填报的“正确打开方式”。因此,高考志愿填报APP里,动辄成千上万的咨询费才引得家长和考生忙不迭埋单。更多孩子的志愿,并非信马由缰填下去的,而是大数据模型筛选出来的。“志愿自由”成了一句空话,“我的志愿”往往是“他们”做主。
暖心的,是这8名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宽松包容环境。正如校方所言,“高中生已经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对于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基础教育除了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知识、能力、素养,亦要教会他们清晰规划未来的能力。这8名考生在志愿选择中凸显的理想抱负,恰恰是对抗所谓“精致利己”的良方,更是改良志愿填报中“只看校名不论其他”的生动力量。难能可贵的是,校方没有用“感恩母校”的方式绑架高分考生的志愿选择权,没有屈从于评比、声誉等私利;而家庭,亦给了这些考生策马扬鞭、放飞梦想的开阔空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站在中国高教版图上观之,在浩浩汤汤的“双一流”建设征程之上,8名考生放弃北大清华而选择追逐梦想,这本身就是裨益良多的。比如,它让公众对高等教育中马太效应的稀释与疏解,更多了一份现实的期待。70年后的今天,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数以亿计,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不过,让高等教育真正“百花齐放”,就应该有更多特色院校的特色专业,能真正靠实力、靠公信吸引更多的顶尖考生。此般变局,才是高等教育均衡化、公平化发展之本。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梦想,则国家有希望;青年有独立追梦的热望,则国家有澎湃跨越的能量。有更多好高校的好专业可选,这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让更多好学生匹配到最合适的专业中去,这是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路径。今天,我们当为这8名放弃北大清华而自由逐梦的青年鼓掌——他们以身体力行的姿态,为新时代追梦青年画像;他们以独立理性的选择,为中国高教改革击鼓催征。
祝福他们梦想成真,唯愿社会及教育能真正听懂这份选择。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喝酒培训”撩拨何种醉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