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贵州通报3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贵州省通报3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耗资20多万元修建养鸡场接待观测点问题引发关注。董地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2016年11月,为方便参观考察,该乡决定在下辖的黎明村生态土鸡养殖场外修建观测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耗资20多万元将观测点打造成观景台,工程建成后长期闲置。
为了一个地势高些、视线好些的观景台,居然要花掉20多万元,这份花钱的气魄大得离谱。基层政府当然有权分配财政支出,但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考虑民众的观感。越是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越是要把每一份资金都用到刀刃上。这并不是说,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就可以乱花钱,而是意在强调,贫困地区的资金使用往往机会成本更高,钱花在观景台上,可能就挤掉了本该花在某条村路修建或若干农户身上的救急钱。
事实上,如何让资金使用更有效率,已成为当下扶贫领域中亟待厘清的重要问题。孰先孰后,孰重孰轻,不仅直接关系到具体项目的效果,也关系到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与理解,理应有一个公开公正的决策机制,而不是让个别官员拍脑袋决定。
纳雍发展生态土鸡的大方向并无问题,也符合市场的期待。但是,即便政府有意为村民配置公共设施,也应该紧贴土鸡项目本身,并着眼于地方长远发展规划。现在这种动辄讲究大场面、为方便参观不惜耗费巨资堆起一座观景台的做法,已经与生态土鸡无关,与当地百姓无关,与扶贫无关,而是一种以壮观为表、以逢迎为里的不折不扣的“权力美学”。
类似好大喜功的情形,并不鲜见。前两天,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扶贫办欲花费60万元制作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一事,广受质疑。11月21日,据颍州区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该项采购项目已经取消,这些钱将直接用于扶贫。一个地方脱贫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何巩固扶贫成果、如何发展后续产业、如何防范返贫现象等等,诸事猬集,首先该考虑的,无论如何都不该是购买宣传片大肆宣扬扶贫成绩。
要看到,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以形式主义推进工作的现象仍很普遍。此前各地屡屡曝出的扶贫领域繁琐留痕、表格游戏等乱象,均是形式主义的花式体现。这些问题表现在扶贫领域,但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根本上仍是一个如何看待权力、如何踏实履职、如何服务人民的问题。
去年以来,各级纪检检察机关强力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陆续曝光了一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案例。从曝光的案例看,仍有不少干部,要么对脱贫攻坚漠不关心、推诿扯皮,甚至拒不履行职责,导致资金滞留;要么以扶贫之名胡乱花钱,甚至为了个人升迁而大搞迎送。凡此种种,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从现实看,也有必要持续扩大监督举报的渠道。脱贫攻坚的主体是民众,他们是受益者,也是评判者,对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往有着更痛切的感知。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理应以更大的压力、更有效的制度,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挖各级党政机关的作风根源。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支持民企小微企业发展,金融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