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光明网评论员:暑假将至,旅游旺季即将迎来新一轮高峰。为规范旅游市场,国家发改委于6月29日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今年降低重点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
在旅游成为国民消费刚需的时候,门票价格就和水电煤气一样,不仅具有公共性,亦带有民生性。因此,其价格形成机制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游客希望门票价格能“平易近人”,地方又靠“门票经济”安身立命着——这是一对长期以来难以纾解的矛盾。眼下的部分国有著名景区在门票价格上呈现出两个鲜明的历史性症结:一是价格痛感明显。据此前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民众中认为国内景区门票价格“太高”或“偏高”的占72.3%。高票价已严重影响我国旅游消费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脚”投票——这从近年来某些知名景区游客人数下降就可以看出。二是定价机制畸形。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规定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得低于3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景区由“三年不涨”华丽演变成了“三年必涨”。可见,行政禁令在抑价上的功用呈现出了边际递减的迹象。
因此,发改委新意见的发布,其实并不是简单地“降价”,而是在构建一个良性的景区票价形成机制。
发改委为什么会选择在时下节点推动景区门票“放低身段”?这个问题大概有三个主要答案:一则,票价高处不胜寒的沸反民意由来已久。对于释放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来说,票价是个速效且关键的“切入口”。二则,国内5A级重点景区门票价格普遍不低。据数据显示,在全国249家5A级景区中,门票价格超过100元的景区数量占比为47%。除了“三年必涨”的铁律作祟,一些知名景区门票几乎“逢节必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要想“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必须做出调整。
高票价的背后,是门票形成机制的扭曲和门票经济的积重难返。一方面,重点国有景区本身就是国有资源、公共资源,且这些景区资源具有垄断性、独家性,如果定价机制完全掌控在地方行政部门的手里,难保不会成为其他“额外成本”的摇钱树,甚至沦为填补各种亏空的“提款机”。另一方面,如果门票价格始终扶摇直上,“门票经济依赖症”就永无治愈的一天,长远而言将影响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型。
景区门票降价,看起来是“割肉”,迟早必是多赢。2002年10月,杭州拆除了环湖围墙,西湖免费对世人开放,真正实现“还湖于民”。有数据说,2002年杭州市的旅游总人数为2757.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到了2011年,旅游总人数达到7487.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191亿元,是2002年的四倍。免票的西湖,为杭州旅游市场带来了总量上的满载而归,更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等诸多好口碑。门票免费了,但城市却因此“名利双收”了。一言蔽之,在景区票价问题上,小算盘固然要打、大账本更要会算。
就像提速降费上的“花式套餐”一样,降价的善政总能遭遇“秀智商”的对抗。为防止少数景区“偷换概念”,国家发改委用一句“不得提高景区内交通运输等其他游览服务价格,变相增加游客负担”堵死了少数人“堤内损失堤外补”的花花心思;同时引入“价格构成晒账单”、“门票价格须审计”等法定程序,让重点景区率先垂范,在全国景区中做出表率。相信只要循序渐进,未来景区票价必会清爽起来,中国旅游也将会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违规高尔夫球场多年未整改,不只是环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