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然玉
一夜之间,江苏镇江一家面馆成了无数人谈论的焦点。4 月22日,一名网友发帖称,面馆老板不给乞讨老人用碗吃面,并指出“要饭的也是人,别瞧不起任何人”,此帖迅即引起轩然大波。大多数网友指责面馆,甚至提出要抵制它;也有网友质疑,发帖人是在道德绑架,乞讨者有手有脚,不值得同情。面馆老板称当时给乞讨老人提供打包袋,主要考虑其他顾客感受,而且这个老人可能是“职业乞讨”,并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全媒体时代,任何稍具争议性的故事,都能动辄被拔高为宏大的道德议题。公号文的情绪撩拨,加之朋友圈的转发助攻,共同完成了这起公共热点的舆论动员。《要饭的也是人,别瞧不起任何人,那样你连人都不如》,这样一个典型的自媒体标题,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极易唤醒大众的情绪共鸣。于是,涉事的面馆老板,在朋友圈的转发和口诛笔伐中,瞬间变成了“大奸大恶”的化身。
不能否认,面馆老板将面盛在塑料袋里给乞讨者食用,确实有失妥当,也有不尊重人、不体谅人的嫌疑。对于这件事情的欠妥之处,我们固然可以指责面馆老板,但轻易将此事上纲上线,贴上“欺贫爱富”的标签,并不公平。
我们在朋友圈的转发中,只看到了面店老板不给乞讨者用碗的做饭,却没有看到背后的情况:面馆老板平日里颇受乞讨者骚扰之苦,心中已有怨念,并且当时正值用餐高峰,食客们的就餐环境、消费体验也需要维护的。在此前提下,面馆老板做出了不给碗的决定。但在自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前提因素,而选择最有煽动性的内容,他们惯于用“最高的道德标准”来评价意见事情的是非对错,而非还原到具体语境下设身处地去思考。
自从社交媒介勃兴以来,由庞大的围观者群体所主张的“严苛的道德观”,每每都成为评判热点事件中主人公行为对错的参照系,这也是自媒体传播中极易形成的“严于待人,宽于律己”。尽管我们都说“旁观者清”,但这个时代最容易形成的也正是旁观者站在显而易见的距离之外,诱导公众做出的各种脱离语境的、苛刻的、偏执的道德评价。
此事中,面馆的老板,算不得是圣人甚至难说是个友善之人,但据此就被归入坏人、恶人的一类,也太过言重。当我们失去对人性多元性的包容,那么在“非善即恶”的评判框架中,未免会出现过多的道德审判。这一事件,也许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劝世意义,不必放大为道德议题。(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