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交易乱象多,整治需疏堵结合
人乳不能看作一种商品,也不应随意交易。对于这类地下交易,应及时整治规范,不能让人乳交易乱象继续扰乱市场,滋生灰色地带。
母乳作为最理想的婴儿食品,可以像其他食品一样,在网上随意交易吗?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自称宝妈的人利用社交平台以每袋几十元的价格出售冷冻人乳。买家中,有人称是买给“缺奶”的孩子喝,有人称是相信偏方,用人乳敷脸祛痘,也有买家称相信人乳可“大补”,购奶自喝。
不止于此,在“中介”的撮合下,还有尚在哺乳期的“成人奶妈”,以1500元一次的价格现场向成人客户出售新鲜人乳。
调查揭开了人乳交易这个小众市场的混乱一幕。实际上,在过去,一些妈妈奶水不足,另一些妈妈“供大于求”,亲朋好友间私下赠送母乳的情况并不少见,“宝妈”们希望用母乳喂养宝宝的需求也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人乳并不仅仅是一种食品那么简单。
早在2000年,《卫生部法监司关于人体母乳不能作为商品经营的批复》就明确指出,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资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有法学学者分析认为,人体母乳是脱离人体的特殊物,承载着人伦属性及公共健康安全属性,不能与其他物品一样,任凭权利人随意处置。
就其本身来说,网售母乳的质量难以监管,几乎完全依靠卖家自觉,卫生状况、安全性都无法保证。产乳妈妈的健康状况会极大地影响人乳的质量,一些病毒可能会通过乳汁传给婴儿,服用的药物也可能通过乳汁传递。在保存过程中反复冻融,同样可能导致乳汁变质。因此,要通过网络为婴儿购买人乳须慎之又慎。
对于成人来说,指望服用人乳“大补”或者产生某些特殊功效,毫无科学依据。喝人乳并不会显著提高免疫力,也没有特殊价值。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乳“偏方”,更像是以讹传讹或猎奇心理之下产生的迷信。而一些人为寻求刺激、炫耀身份等目的而购买饮用人乳,更是一种病态心理。总之,这类人乳交易挑战着人伦道德,有违公序良俗。
至于现场向成人客户出售新鲜母乳,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暗含着极大的色情嫌疑。这样的灰色交易不仅要接受道德的拷问,更可能涉嫌违法。
实际上,近几年来,媒体曾多次报道地下人乳交易乱象。以现场人乳交易为幌子,进行色情交易的情况,也曾见诸新闻报道。因此,混乱不堪、挑战公序良俗甚至违法的人乳交易亟需规范。
一方面,正当的母乳需求应该得到正视。2013年3月,中国大陆第一家母乳库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诞生。随后,南京、上海、重庆、西安、北京等城市也相继建立,8年间全国母乳库数量增至26家。但是,公益母乳库的数量还远远难以满足需求,存、取都不够方便。因此,应有针对性加大对公益母乳库的建设投入,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让互助式的母乳流通更好满足缺奶宝宝的需求。
另一方面,人乳交易具有安全和伦理道德等多重风险。监管部门和网购平台都应看到,作为人体产物,人乳不能看作一种商品,也不应随意交易。对于这类地下交易,应及时整治规范,不能让人乳交易乱象继续扰乱市场,滋生灰色地带。(土土绒)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