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化中年男人亦是另一种“油腻”
丑化中年男人之所以成为潮流,既是男权主义视野下成见之变种,更是忽略客观条件进行无端苛责的欲加之罪。每个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该进化成最好的自己,但单独丑化中年男人,恐怕亦是另一种“油腻”。
在中国,做个中年男人挺难的。前几年是嫌你“丑”(侯虹斌 《中国男人为什么这么丑》),眼下又骂你“油腻”(冯唐《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但就像有评论所说,“他们迫不及待地自命中年,却更像是一种习惯表达”,许多人渴望从中年焦虑中挣脱出来,最后又成了一场空喊。
保温杯、枸杞茶、戴各种串串、发际线后退、衣服加大码……中年男人的生活似乎就这样被标签化了。只是“中年危机”大概就像中等收入陷阱一样,是个别人觉得你铁定会遭遇、但你自己未必有跳坑感受的复杂命题。回头想想,冯唐的热文,其实不只可以献给中年男人——作为人生守则,“不要胖、不要好为人师、不要停止学习”等,简直可谓童叟适用、男女无别。
只是,如果药方是通用的,病的又何止是“男到中年”呢?
长得帅了,似乎说什么都有道理。不过,那些被嫌弃、被吐槽的中年男人,他们可能亦曾有过莱昂纳多般帅到晃眼的青春。自古以来,人到中年,男人大概就都会分化成三个类型:一是像林志颖等明星般逆生长的男人。这取决于后天的“养成”,成本高、过程杂,非常人能企及;二是大多数平凡如你我的中间层面的油腻男人,奔波操劳;三是少数连油腻都谈不上的底层男人,他们买不起保温杯,喝不起枸杞茶,亦不会在“中年危机”的话题里找到丝毫存在感。热闹是我们的,他们永远“在路上”。
标签思维当然说烂了,“中年油腻”话题的背后,其实还有另外两种叫人不吐不快的隐性逻辑。一是“上流阶层”的傲慢。坦白说,即便是要做到冯唐所说的“十个不要”,没有点经济基础也是很难实现的。舆情汹涌之间,铺天盖地对“中年男人”的诘责里,散发着某种俯视的、鄙夷的傲慢。只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中,因先赋后赋的差异,总会有“奋斗18年才能和你喝杯咖啡”的悲怆,而要让所有中年男人都绅士起来、贵族起来,似乎过于理想化了,毕竟连莎士比亚都曾感叹“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
二是“年轻崇拜”的夸张。一方面,流行话题的话语权大多在年轻人手里(尽管他们的背后有中年领导在)。以新浪微博为例,有数据称18至30岁的年轻用户群有2.26亿,占到了整个平台的将近80%。另一方面,社会为“年轻”提供了更多背书的空间。作家蒋方舟说过这么一句话,“讨好年轻人,是社会的通病。”这种通病里,尽管有情感与价值的人伦之常,但更多的,是社会对中老年群体缺乏认同与鼓励的习惯。
一个男人活得有没有尊严,是清逸帅朗还是肥腻邋遢——有时并不是个人主观能选择的自由。丑化中年男人之所以成为潮流,既是男权主义视野下成见之变种,更是忽略客观条件进行无端苛责的欲加之罪。每个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该进化成最好的自己,但单独丑化中年男人,恐怕亦是另一种“油腻”。(邓海建)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