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评比违规,“陶艺大师”还能行走江湖吗?

2017-06-06 17:09:06

说到底,任何社会组织,其立身之基正在于公开公正,并坦然接受监督。多一分公开就会少一分扭曲,多一分独立就会少一些权钱勾兑。一旦社会组织成为权力与资本的“跑马场”,听任违规的“陶艺大师”行走江湖,最终失去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权威,还有公众的信任。

  据媒体报道,2016年12月23日,民政部官网即通报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违规举办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活动的违法行为,而到目前为止,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关人士仍坚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称号含金量是高规格、严肃的,不会因为民政部作出一个行政处罚就无效。而此前公众关心的91名“陶艺大师”何去何从,仍无定论。

  其实,社会对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诟病由来已久。除了“大师”扎堆,每次评出的数量太多之外,“大师”资格也成问题。其中,在2010年第二届评选中,时任江西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的入选,更是激起舆论波澜。人们质疑,一个政务繁忙的市委书记,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搞陶瓷艺术的实践或理论研究?

  况且,许爱民当选“陶艺大师”的程序也确实令人生疑,此人并没有参加初评,一开始也没有出现在江西省报送北京的35名候选人名单中,但最终却堂皇当选。而组织方也没有按照章程公示其与陶瓷相关的经历。尽管他曾经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尽管他在景德镇担任多年市委书记,但这并非是其成为“陶艺大师”的充要条件。及至后来中纪委宣布对许爱民立案审查时,“谜底”才揭晓。中纪委通报指出,许爱民存在“骗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荣誉”等违纪行为。

  目前尚不好揣测,许爱民在猎取“大师”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杯葛与博弈,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协会一再强调评选的高规格、含金量,那么,书记的“大师”称号恐怕不会是简单的“骗取”,而是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照不宣的交易。

  也因此,这一漏洞百出的评比表彰没有被国务院列入保留项目,并不令人意外。近年来,各种暧昧不明的评比表彰层出不穷,滥用公权力背书,从市场上攫取利益,已经成为一种公害。国务院此举也是一种正本清源。太多、太滥的评比,除了导致社会上“大师”的帽子满天飞之外,并无任何促进陶瓷艺术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中国庞大的陶瓷产业,也不会因为多一个少一个类似“大师”而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民政部认定违规,完全是依法依规行事,并非部门间的“掐架”。据新华社报道,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初,监察部会同国务院纠风办、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多方组成联席会议,清理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简称行政等系统)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全国行政等系统撤销项目70461个,保留项目2356个,其中行政等系统中央单位保留项目377个,总撤销率为97.76%。

  这377个保留项目中,并无“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国资委也参加了联席会议,不知最终形成的决定为何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缺乏约束力?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无视国务院政令,我行我素,听任“91名大师”继续在社会上招摇,不知其底气从何而来?对此,有必要彻查,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有法必依、有令必行,是现代政府治理的要义。

  说到底,任何社会组织,其立身之基正在于公开公正,并坦然接受监督。多一分公开就会少一分扭曲,多一分独立就会少一些权钱勾兑。一旦社会组织成为权力与资本的“跑马场”,听任违规的“陶艺大师”行走江湖,最终失去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权威,还有公众的信任。(胡印斌)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