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伍里川
近日,“女子花2000余元云认养东北虎2年却被隐瞒死讯”一事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认养人李女士两年前花588元线上认养了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东北虎“小独苗”,一年后又花费1688元续费认养,虎林园曾承诺定期向她分享老虎的生活状态,但此后从未主动反馈。今年7月20日,小独苗死亡,但多位认养人并不知情,只是在续费时被告知认养通道已关闭。
认养的老虎已经死亡,园方却还遮遮掩掩。追问之下,虎林园才于10月15日公布了小独苗死讯及死因,称小独苗有既往病史,其死亡并非单一因素导致,且东北虎的档案须严格保密,不能公开发布。这一说辞难以让人信服。一来,如果必须保密、防止泄密,干脆不要推行认养模式;二来,既然要搞云认养项目,就得按照游戏规则来进行。
向认养者充分公布信息,是构建认养体系的重要一环。道理很简单,人们花钱云认养东北虎,有权知道小独苗的生存情况,况且在认养套餐的预订须知中,也规定了园方每月向认养者反馈情况的要求。事实上,虎林园曾承诺定期向认养者分享老虎的生活状态。
因此,这种挤牙膏式、选择性公开信息的方式被认养者视为敷衍,也就不奇怪了。
本质上,认养者和园方已就认养老虎达成合同关系,基于契约精神,园方也应该兑现承诺,与认养者保持良性沟通。但园方偏要无故设置信息障碍,还强词夺理,似乎认养者的正当请求反是无理取闹。这样的态度,不仅是对认养者情感的伤害,也让人怀疑认养资金的使用是否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园方闪烁其辞的表达中,丝毫没有提及认养资金的情况。然而,老虎死亡后,认养关系是否就此结束、资金如何结算,是退款还是另作协商,本应有个明确的交代。
认养收费时说得好听,履行义务时却推三阻四,这不是负责任的做法。无论如何,园方起码应向认养者公示截至目前的资金使用情况,满足认养者的知情权,以接受监督。同时,认养者也有权根据事态发展决定后续合作事宜,即便提出退养也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李女士质疑虎林园的喂养行为,认为小独苗体格较为壮实,不应轻易死亡。在其投诉后,黑龙江省林草局反馈称,虎林园负有管理责任,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黑龙江省林草局将督促虎林园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规范认养活动,努力为广大爱虎人士提供优质服务。这一处置方案令人欣慰,而对于这一事件所涉及的群众利益问题以及群众发出的追问,有必要继续深入调查,做出妥善处置。
此事件是当下云认养乱象的缩影。云认养方兴未艾,各种模式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虚假宣传、资金去向不明、隐瞒动物死亡、项目人员跑路等现象频频闯入公众视线。其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云认养模式,将其包装为“高回报”投资项目进行诈骗,严重坑害群众利益,让一些投资者血本无归。
为了让这一模式保持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建章立制。比如通过构建全流程透明化机制,保障用户权益;通过签订更明确的协议,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划定,以避免纠纷。此外,有关部门当关注“云养经济”领域欺诈活动,不要让这一公益项目被不法分子集资传销所利用。(伍里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