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守一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有一条规定:外卖平台主页面要对无堂食外卖提供者加注无堂食标识。
无堂食外卖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一方面因为价格通常较为便宜,所以消费群体比较大,但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堂食可供直观监督,其安全和卫生状况频频出现问题,受到很多质疑。有的外卖平台,一度还以“不做无堂食外卖”为竞争口号。
这次网络餐饮安全监管办法直接针对无堂食外卖出台规定,说明食品安全管理正在走向精细化,对于外卖行业的新业态有所回应,这显然是好事。这个规定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知情权,对于无堂食外卖的发展,其实也有积极意义。规定所传达的信号很明确:无堂食外卖本身不违规,只是需要亮明身份,供消费者自由选择。
作为外卖行业细分出来的新兴业态,无堂食外卖确实有其独特优势。比如不需要像堂食餐馆一样付出高昂的店面租金和装修成本,可以更加专注于菜品本身,提高出餐效率,满足部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但和优势相伴随的,则是消费者无法直观看到其卫生状况和食品加工环境。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给一些黑作坊投机取巧的空间。
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共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促进无堂食外卖进一步透明化,是这一新业态的必经之路。而要求外卖平台清晰加注标识,就是第一步。之前有些无堂食外卖,为了促进销售,会采用欺骗手法,比如用假图片冒充堂食商家,这些做法只会加重各方对无堂食店铺的妖魔化。敢于亮明身份,用产品和服务争取消费者的选择,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无堂食外卖怎么克服其不透明的弱点呢?其实利用好直播技术,就可以成为解决措施之一。在这份征集意见的网络餐饮安全监管办法中也细化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的相关要求——平台提供者应当提供技术支持、在显著位置标明跳转标识,且视频信息应当至少留存14天。无堂食外卖的商家,如果能每天直播后厨的制作过程,让消费者通过视频直观看到后厨环境,只要后厨的卫生经得起围观,自然就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总之,无堂食外卖作为外卖行业催生的一种新餐饮业态,本身没有原罪,只是要想着眼长远、健康发展,离不开自律,也离不开外部监管的与时俱进。加注无堂食标识这一小小举措,就反映了针对网络餐饮的监管思维产生积极转变——既认可新兴业态的存在价值,又通过精准施策防范其潜在风险。
这是值得肯定的监管和产业良性互动的方向,监管部门在包容审慎中划清“食品安全”这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从业者在明确的安全范畴里透明竞争,最终确保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