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冯海宁
“3天线下特训+50节线上拓展课”“快速上手各类皮肤注射项目,零基础掌握核心技术”“结业即可独立接诊,月入五六万元不在话下”……媒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网上搜索“医美 学习”等关键词,就会跳出五花八门的医疗美容类培训机构,其中不少此类机构承诺,只需短短几天,毫无医学学习经历的“小白”也能掌握“轻医美”技术,甚至可以成为独立为客户做医美项目的“高级轻医美科技抗衰管理师”。
所谓“轻医美”,是指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如部分注射、光电、生物技术等,其具有操作手段灵活、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低等特点,但仍属于医疗行为。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从事“轻医美”,美容医疗机构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人员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然而,网上宣传的“轻医美”速成培训班,声称“‘轻医美’用不到医师资格证”,培训三五天就上岗。这是一种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是严重误导。
一旦消费者被误导报名学习“轻医美”技术,有可能因为缺少执业资格证而无法上岗就业;如果无证执业,将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还可能因操作失误引发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所以,消费者要认清网上医美速成培训班的宣传、承诺是一派谎言,暗藏着多重风险。而商家举办这类培训班的目的是卖医美类产品。当然,也有培训机构直接收取高额培训费,但教给学员的针剂注射等技术仍存在风险。
此外,网上还有不少短视频在推销注射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等“轻医美”项目,吸引消费者下单。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短视频是通过模特摆拍并修图而成,即商家通过虚假图片诱导消费者购买“轻医美”项目。消费者一旦被误导,最终效果与宣传有出入,就容易引发消费纠纷。由此可见,“轻医美”乱象丛生,亟待整治。
医美市场之所以出现“轻医美”乱象,缘于近几年“轻医美”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带动整个“轻医美”市场快速扩张,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或将突破3000亿元。此外,医美乱象也与“轻医美”相关产品的暴利有关。以玻尿酸为例,国内企业生产的玻尿酸产品平均价格为150元/克,但该产品的市场售价却高达1000元/克至5000元/克。在用户规模和产品暴利的双重驱动下,一些商家铤而走险,围猎消费者。
“轻医美”一个“轻”字,往往成为不法商家淡化医美风险、无视相关法规的借口,也是一些消费者容易上当受害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轻医美”并不“轻”,轻则有毁容风险,重则可能危及生命。比如央视记者曾暗访医美速成班,有培训师给女孩注射美容针剂时,致女孩突然昏厥。因此,无论是“轻医美”速成培训班,还是虚假宣传、刻意淡化风险以此兜售“轻医美”项目,都涉嫌违规违法,监管部门应当重点监督,维护好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严禁对“零基础”等无行医资质人员提供医疗美容技术培训;严禁承诺发放所谓的“职业证书”“职业资质”……但今天这类培训和虚假宣传依然明目张胆。可见,这不仅需要对发布此类广告的平台加强监管,更应该对不法商家严厉惩戒,以此整顿行业乱象,也让消费者对“轻医美”的认知更清晰。(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