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然玉
近日,湖南长沙长郡斑马湖中学有学生通过“问政湖南”反映,该校高一、高二等部分班级有“私装监控”的现象。该学生称,学校是中考、高考考点,本身已配备先进的AI智能监控设备,部分班主任在未征得家长和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于教室安装监控设备,实属多余。对此,长沙市教育局回复称,学校确实存在个别班级自行安装监控的情况,已责令立即拆除设备。
很难想象,班主任居然会“私自”于教室安装监控。“私自”一词,用得很是微妙。其潜台词无非是说,这纯属班主任私人行为,与学校无关。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且不说班主任自掏腰包装监控如此“舍己为公”太不合常理,光说整个安装过程拉线联网调试一波大动静,若无学校同意,可能吗?所以,班主任或许只是台前的执行者,究竟谁是真正的责任人,应该也不难想象。
现实中,教室装监控,一般都出现在幼儿园阶段,并且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此类做法,一是被作为“招生卖点”,让放心不下的家长们,可以随时看到孩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留存影像记录,以备万一出事后,厘清原委、查核责任之用。与之相较,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非常健全的认知判断,能够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同时这一阶段也形成更为强烈的隐私意识——综合考量这种种因素,在中学教室里装监控,既不必要也不合适。
无论是班主任“私自安装”还是学校“授意默许”,教室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其后果都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学生们被置于全透明、被窥视的境地,没有任何的隐私、没有任何的个人空间。学业的压力叠加“被人盯着看”的不适,整体气氛之压抑可想而知。
在教室安装监控,也许可以罗列出种种功利的好处,比如说敦促学生不要打闹、倒逼其遵守纪律专心学习等等。但是,相比于此举所带来的毒化师生关系、侵犯人格权利等深层次恶果,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需要说明的是,监控设备说到底,还是说应该视作一种“安防工具”,而不适合滥用为一种管理工具、效率工具。
给学生留一丝喘息之机,不要让教室成为让人望而生畏的所在,该拆的摄像头要拆,该有的边界感要重拾起来。(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