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胜利日大阅兵,我们看到了什么?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胜利日大阅兵,我们看到了什么?

来源:南方日报2025-09-04 10:16

  作者:丁建庭 王庆峰 刘艳辉 孙文静 张宇驰

  铭记伟大历史胜利,凝聚正义和平力量。

  2025年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中国以最高的国家典礼,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既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宣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胜利日大阅兵,令无数人心潮澎湃,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一)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军事仪式,是国之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甲雄师滚滚向前、排山倒海,受阅官兵身姿矫健、眼神坚毅,观礼嘉宾群情振奋、喜悦自豪……80周年胜利日大阅兵,气势恢弘、大度雍容,全球瞩目、喝彩不断。

  80响礼炮震彻云霄,历史记忆永不褪色。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80年后,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仪式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的重要位置。胜利日大阅兵,是对抗战伟大胜利的崇高礼赞,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时代潮流浩荡向前,今日中国巍然屹立。

  这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安门广场共举行了17次阅兵,都是选择在关键时点上,记录了党和国家的奋进脚步。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今年的大阅兵振奋人心,必将鼓舞全国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这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受阅部队威武雄壮,多数武器装备首次亮相,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

  这次阅兵,是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不移守护世界和平。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80年过去,抗日战争已经深深融入历史记忆:这是扭转民族命运的伟大胜利,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

  盛世盛典,启迪未来。80年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二)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伴随着嘹亮的军乐声,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雄师列阵、铁流滚滚、战鹰呼啸,让我们近距离看到了人民军队的崭新风采,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热血军魂。

  从革命战争年代走来,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闯关夺隘,用信念与牺牲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山河。习近平总书记评价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

  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受阅方队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26架直升机组成巨大的“80”字样,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庄严昭告天下正道。军旗永远跟着党旗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阅兵不仅阅形,更阅强军风采。

  45个方(梯)队受阅,展示了人民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后形成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火箭军方队威武雄壮,展示钢铁长城的时代风貌;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联勤保障部队方队精神抖擞,反映改革强军的崭新气象;武警部队方队雄姿勃发,彰显忠诚卫士的使命责任;预备役部队方队、民兵方队气势昂扬,展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时代风采;维和部队方队步履铿锵,体现中国军队用行动谱写大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要贡献。

  武器装备上新,彰显大国底气。

  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无人作战装备扎堆亮相,东风—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歼—16D、歼—20、歼—20A、歼—20S、歼—35A组成歼击机梯队……从抗战时期土枪土炮到今天新型作战力量,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战略重器的集中展示,让世界看到中国军队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钢铁意志和强大实力。

  严整的军容、自信的步伐、昂扬的气势、先进的军备,无不展现出这是一支充满力量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

  (三)

  “老战士起身敬礼场面看哭了!”当看到抗战老兵颤颤巍巍起身,缓缓举起右手敬军礼的一幕,无数网友红了眼眶。

  胜利日大阅兵,以抗战老兵为代表的英雄模范总是牵动着大家的目光。

  10年前,由300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的两个乘车方队,行进在受阅方队最前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还记得曾有观礼老兵激动得嚎啕大哭,一句“这盛世你们一定也看到了吧”,道尽了对战友的思念、对家国的眷念。

  10年后,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老民兵、烈士亲属代表坐在了观礼席上,形式变了、位置变了,但缅怀革命先烈、崇敬英雄模范、弘扬抗战精神的初衷,始终没有变。

  他们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脊梁,也是胜利的见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们选择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更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筑起了一座光芒万丈的丰碑。正如网络上一条高赞评论所写:“未见其面,深受其恩。”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阅兵式的战旗方队中,80面鲜红的功勋旗帜猎猎作响,也将人们的思绪拉回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冰天雪地中,杨靖宇吃棉絮与树皮,战斗至最后一息;新四军“刘老庄连”从拂晓苦战至黄昏,最终全连壮烈牺牲;以“信念如钢、意志如钢、素质如钢、作风如钢”著称的“钢八连”与敌人血战到底,用生命保护群众安全……这80面功勋旗帜是英雄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不朽的旗帜,背后更是无数抗战英雄以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用不屈意志谱写的英雄凯歌。

  从观礼席上的百岁抗战老兵,到受阅方队中昂首阔步的新时代军人,隔空相望间,是抗战精神的代代相传。一声声“必胜”回响,更让全世界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爱国情怀始终炽热,民族气节始终挺立,英雄气概始终豪迈,必胜信念始终坚定。

  致敬英雄,吾辈自强。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抗战英雄。他们的存在,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他们的故事,已经走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完成好这场精神接力,将这份敬意与感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激情、担当作为的勇气,努力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华章。如此,方不负老兵守护,不负历史重托。

  (四)

  胜利日大阅兵,全球目光汇聚于此,各国网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他们”来了!

  “他们”都有谁?

  有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等2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有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全球爱好和平的友好人士等。

  为什么邀请“他们”?

  因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一大批反法西斯战士直接投身中国抗战。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等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英国的林迈可、德国的汉斯·希伯等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的外国记者……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决不能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任何时候,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时候,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纪念活动中,中外来宾凝聚和平共识,展示出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的共同向往。

  当英姿飒爽的“中国蓝盔”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和全球目光的注视,当各国爱好和平的友好人士挥手致意,我们更加坚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五)

  在阅兵分列式的最后环节,7架歼—10表演机拉出14道彩烟,既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也象征着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深意;只有经历过苦难的国家,才对强起来有深切的渴望。80年前,见证日本代表签字投降的《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用力透纸背的笔触写下感怀:“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今天,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中国隆重举行胜利日大阅兵,向世界展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崭新气象。

  透过胜利日大阅兵,我们惊叹于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的高效融合——

  受阅的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是海上作战“奇兵利器”,带给人们魅力十足的科幻感、未来感,足以告慰立誓“开足马力,撞沉吉野”的甲午英烈;从“万国牌”到“20家族”领衔的国产全谱系航空装备,令无数国人激动、欢呼,“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

  透过胜利日大阅兵,我们震撼于“强国有我”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中国士兵”眼中有光、斗志昂扬,“横看一条线、竖看一个人”,分毫不差的“中国排面”无懈可击、舒适感拉满。“中国青年”挥舞国旗、合唱国歌、神采飞扬,让“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具象化。更多人不在现场、未着军装,但那颗为祖国祝福的心,一直跳跃着最强劲的节奏。

  透过胜利日大阅兵,我们欣慰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在受邀观礼人群中,“体育天团”王励勤、郑钦文、潘展乐等人,身上展现出的“为国而战、为国争光”坚定信念,激励着一大批“追风少年”;“最美职工”周时莹,带领团队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为民族汽车品牌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战神”林伟光一身警服、一身勋章,从警30年打飞抢、破刑案、护平安,永远将群众诉求放在第一位……

  走过峥嵘岁月,历经风雨洗礼,复兴伟业气势如虹。当阅兵战机与祈年殿同框,壮美的画面赋予这场国之大典以厚重与柔情,人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也更加激扬澎湃!

  抬头看,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旭日已东升,雄狮已苏醒,巨轮正远航!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准大学生“体验服”

  • 睡眠管理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