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18日,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与前几年相比,今年走进影院的中年以上的观众明显变多了。来自澎湃新闻的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购票用户年龄画像中,40岁及以上观众占比21.5%,而2021年这个数字仅为10.08%。
曾几何时,青春成长、热血爱情、奇幻冒险等面向年轻受众的类型影片是市场主流。对于人生经验更丰富、审美需求更多元的中年群体而言,这些作品有时未能充分呼应他们的生命体验和思考深度,在影院提供的“菜单”前,他们偶尔会感到一种选择上的局限。
近年来现实主义的持续回归与题材的多元破壁,悄然松动了一度板结的银幕土壤。《戏台》中民间智慧与舞台人生的交织、《爱情神话》里市井人生的睿智与趣味、《奥本海默》引发的历史思辨……这些电影都在告诉我们中年人的银幕喜好:电影不只是造梦的工具,也是关照现实、启迪思考的窗扉。这些作品以不虚饰的质感,照见了中年群体常常未被察觉的精神需求——他们对复杂叙事的欣赏力、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探究欲以及不囿于年龄的审美好奇心。
然而,要将中年人真正“请进门”,其意义远超市场的数字扩容,一个电影市场若能同时盛放青春的躁动与中年的沉静,能兼容简单欢愉与复杂思辨,能热烈讲述少年的冒险亦能从容探讨中年甚至老年的探索与收获,电影院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体成员可共享的叙事空间。当电影愿意也能够承载起更丰厚的生活经验,当观众以阅历参与对话,观影便真正成为一场温暖而回味悠长的共鸣。(文字:光明网评论员 制图: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