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你参观过高校博物馆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4.32%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应向社会大众开放。也有受访者认为,高校博物馆的开发、开放程度仍待提高,存在宣传力度不足(65.29%)、展览缺乏吸引力(51.59%)、开放时间有限(47.15%)、展览内容陈旧(24.50%)等问题。
相较于社会上的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因其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初始职能,而天然挟带了专业优势和学术势能,这也使得这一类博物馆大多小而精、专而深,是学科在实物、材料上的直观体现。遗憾的是,近年来不少大学的博物馆开放的意愿并不强烈,无论是开放时间,还是展陈布局,抑或讲解等辅助服务,均不尽如人意,与当下的博物馆热以及公众需求不相符。
客观地看,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博物馆存在展览空间不足、专职人员缺乏以及经费不足等困难,只是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博物馆,纷纷新建或改建了学校的博物馆,有的大学博物馆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另一方面,随着硬件的提升,其他如经费、人员等也逐渐有所改善。其实,从教学科研的层面看,完全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可以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博物馆的运营服务,既能近距离接近馆藏物品,也能服务社会,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一直以来,作为学术重镇、文教高地,不少高校都在积极与社会产生连接,实现产学研的链式延展,更不要说高校的博物馆了。无论如何,高校博物馆都属于博物馆体系,多承担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作为地方公共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本身也属于职责所在。让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些吧,既是为了接纳八方来客,也是为了实现从知识到常识的蜕变。(文字:龙之朱 制图: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