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谭智心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发布的第2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继续向全党全社会发出重农强农惠农的重要信号。
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部分聚焦“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说明稳产保供仍然是我国“三农”工作的基本盘和底线任务。虽然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但要看到,工业化、城镇化、消费升级等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趋势,我国粮食供需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持续增产增收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一是粮食面积增加空间有限。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9.29亿亩,其中粮食面积达到17.9亿亩的高位,受城镇化占用耕地、水土资源紧缺、生态环保提质等条件限制,从增加土地面积上要粮食并不现实。二是农业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粮食生产从来就不是风调雨顺,洪涝干旱、气候变暖、极端温度、病虫害频发等风险挑战仍然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三是“谷贱伤农”现象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收益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本世纪初我国曾出现过农民种粮积极性下滑导致粮食产量跌下台阶的历史教训。2024年虽然粮食喜获丰收,但粮价下跌幅度较大,年底稻谷、玉米、大豆收购价同比分别下降7%、18%、20%左右,加之土地价格处于高位,有些流转土地种粮的农户还处于亏损状态,严重挫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中央一号文件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政策要求和行动方案,其中将“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作为一号文件首条,充分说明大面积提升单产将作为2025年保障粮食产量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核心是要推广良种良田良机良法集成创新增产模式,补齐品种、农田、农机、农艺方面的突出短板,实现大面积落地应用。为此,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等重要举措,从农业科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等重要内容。
此外,为实现稳产保供目标,一号文件还提出了“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等,从风险防治、支持政策、供给理念、节粮减损等方面全方位构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支撑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这意味着统筹农业贸易与国内产业安全将成为今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的关注重点。对此,要提前谋划,优化农产品贸易调控措施,建立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对牛肉、乳制品、玉米、糖料等进口量较大的农产品及时预警,合理调控进口规模和节奏。此外,要从国内重要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角度出发,分场景研判国际贸易变动对国内农产品供应的影响情况,提出保障国内农业产业安全的应对措施,对内要加强宣传、引导预期、保护农民利益,对外要做好充分准备。(谭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