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每逢节假日,养宠人都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人走了,“留守”在家的宠物谁来照料?随着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扩张、行业不断细分,照看宠物的需求催生了“宠物托管师”这一新兴兼职赛道。日接18单、假期收入上万元……据媒体报道,年轻人凭借对宠物的热爱与灵活就业模式,在假期中掘金“它经济”。
从事这一工作的大多是喜欢宠物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上门喂宠物不仅能免费“撸猫撸狗”,还不拘泥于传统宠物店托管模式带来的场地和时间限制,不失为一种灵活增收的途径。对宠物来说,熟悉的居家环境比宠物店托管更为适应,喂食、放风、清洁等基础照料也能满足大多数动物的临时需求,而且这项服务的基础单价多在20-55元/次,实惠的价格也受到不少养宠人的青睐。
作为一个相对小众且低门槛的赛道,“宠物托管师”目前没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和从业资质,不少人是出于喜爱动物、灵活兼职而从事,这对服务双方而言其实都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比如陌生人入室喂养带来的安全隐患、一些喂养者对宠物缺乏责任心造成丢失等意外,再比如喂养者被宠物应激抓伤,还有诸如自主定价导致的消费纠纷等。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考验着服务的规范性和从业者的责任感。
这两年,涌现出了不少类似“宠物托管师”的新兴职业,它们对消费者小众需求的满足,正是宠物消费市场灵活、敏锐和行业垂直、多元发展的体现。对新兴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不妨多一些耐心,因为随着市场迭代,行业本身也会优胜劣汰,进行自我优化。在此过程中,服务双方需要将合同条款尽可能完善,以便能在面对各类突发情况时,保障好各自的权益;有关部门也应对新消费现象保持密切关注,逐步建立规范并实施监管,推动行业有序发展。(寻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