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从“哪吒登顶”看文化自信

来源:人民日报2025-02-17 10:35

  作者:崔妍

  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并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哪吒的形象还出海,闪耀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吸引世人目光。从“三岁小儿”到“百亿影帝”,这部演绎神话也创造神话的中国动漫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点是“传承”,看头在“新生”。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八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升腾起血脉为经、文化作纬的共同情感。守正并非守旧。电影创造出有别于传统的“一头六臂”哪吒新形象,导演的解答颇具“现实主义”:多余的两个头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难道在一旁喊加油吗?形象非刻板,变化含考量。新编又何须拘泥?坚持守正创新,静候惊喜生花。

  哪吒“魔童降世”,“黑悟空”横空出世,“唐宫夜宴”舞动网端……如今,越来越多“古老的”正在成为“新生的”。文化软实力与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路径不断拓宽,生动印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越来越多“新生的”也日渐变为“经典的”,持续充盈着文化宝库,深刻昭示“两创”的巨大空间。我们的文化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

  眼前是震撼影像,背后是创新链条。虚空裂口、妖兽涌出,妖兽身后的万条锁链是剧情成立的关键。特效团队让妖兽动作绑定物理引擎,每条锁链都独立运算,开发出“动态美感”算法,用技术创新“啃下硬骨头”,最终实现导演要求的视觉效果。

  电影业是文化产业,更是高科技产业。3D建模、粒子特效、动态捕捉……哪吒的一杆长枪,不仅刺穿多年来好莱坞垄断的全球票房铁门,更补足了中国电影工业握指成拳、向新而行的精气神。片尾,参与制作的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名字闪烁银幕。那些原本寄希望于国际团队制作的重点镜头,皆由他们悉心打磨。文化筑基、创新赋能、科技领跑,让特效画面对了“味道”,为中国电影产业拓宽“跑道”。

  “魔童”的成就映照产业的成长。“魔童故乡”成都汇集着特效、配音等多个环节的“隐形冠军”,释放出“由点带面”的集聚效应。如何浇灌更多“成长”?成都的实践带来启示。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多类型的硬件设施,满足多样化创作需求;打造高效服务平台,实施跟踪指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栽好梧桐树”,给予引进人才安家费、生活补贴并在设立工作室等方面提供支持,免除其后顾之忧,激发创新动力……多向度、全方位补链、强链、延链,能够更好挖掘传统文化宝藏,让那些沉睡的资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魔童”还照见经济的“万花筒”。从日常消费品到联名汽车,商务联动、花样翻新,电影IP在商业上“开疆拓土”,催生消费新模式、经济新业态;周边产品热卖,相关景点成热点,带动影视股回暖……“魔童”施展拳脚,掀起涟漪、激活春水,让人看到文化之于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

  当前,文化与经济交融已成大势:看电影成为新年俗,不少观众变旅客,循着踪迹去旅游、品美食,流动的中国消费活力涌现;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外国人乐享新春“中国游”,蛇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较去年增长124.54%,交易金额增长90.49%,“世界的中国”引力强大。文化,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我们的信心在此、底气在此。

  小小身躯,悠悠文脉;葱葱产业,蔚蔚蓝海。乘势而上、精耕细作,期待更多“魔童”现世,“闹”出经济新增长,“搅”动发展新浪潮。(崔妍)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