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谷子 王鹏威
这几天,“5000块工资46个工作群”的话题冲上热搜并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感同身受,不仅自己的工作群只多不少,还要24小时待命。非工作时间被大量占用,碎片式随时工作,到底算不算加班?对不少行业的打工人来说,下班还在回工作消息、线上工作简直是家常便饭,只要有网络和移动设备就能随时随地开始工作。这种“隐形加班”,将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完全混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加班没有明确的记录,难以量化,往往被用人单位所忽视,劳动者只能忍气吞声“免费加班”。
除了《劳动法》中的明确规定,今年的“两高”报告中,就出现了“隐形加班”“离线休息权”等提法。以“付出实质性劳动”“明显占用时间”为准则的隐形加班劳动争议案,也入选为“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这是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首次对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隐形加班提出相关认定标准。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一次有力保障,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有力回应,更是对新时代法治进程的一次推动。
无论是显性加班还是隐形加班,无论是加班审批制还是弹性工作制,劳动者的权益都理应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法律的坚实保障。更重要的是,劳者有所得、劳者有所息,辛勤付出得到应有回报,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就业环境,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此,预祝每一位劳动者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好好休息,开心工作。
这里是目光•短评,愿你目之所及,皆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