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斯远
这两天,一篇《我给老家的爸妈装监控》的媒体报道引发关注。陈小冬、赵仁(化名)常年在外地务工,为了便于随时查看老人的状态,交流情感,他们给老家装上了监控。小小的摄像头,照见了游子的思念,更凸显出当前独居老人排山倒海般的孤独。
“傍晚6点来钟,天已黑透,才见父亲骑着电动三轮车回到家;彼此开口的第一句话通常是,‘吃了没有?’我问或他问”;“七旬母亲以为摄像头花了,担心儿子看不清,踩在柜子上,咧着嘴、笑嘻嘻地用毛巾擦拭”……就这样,透过摄像头,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呈现在子女面前,让人安慰,让人泪崩,也传递出诸多关于农村老人养老的坚硬信息。
从这些故事看,那些留在村里的老人基本生活应该没有问题,无论是实物,还是现金,若非遭遇大病,并不存在短缺的情形。然而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显然并不高,甚至可以说以“凑合”为主。
一者,农村老人哪怕是七老八十了,只要能动弹,都会继续从事农业劳动,种地、养殖,各种农活儿一样也不少。尽管劳动强度或许不太高,但劳动时间却很长,从大清早,到夜色降临,基本上不得闲。从积极意义上讲,持续参加劳动可能有助于活动筋骨,但其带给老人的负累也十分沉重,更不要说符合我们关于闲适养老的想象了。
再者,农村老人的饮食健康状况仍很差,部分原因是人少,懒得做,只好有一顿没一顿将就,部分原因则是因为持续劳动带来体力的付出太大,很难再有气力和心思变着花样做饭了。饮食不及时、营养跟不上、缺乏对健康的关注和定期的身体检查,也使得很多老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自然很多小病、慢性病,也得不到及时治疗,只能靠忍。
此外,农村老人精神寂寞的情形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老人家里人口少,缺乏年龄差异是一个原因,农村普遍冷清,则是一个大的背景。很多村庄平时人烟稀少,只有过年时候,才会热闹几天,然后待归巢的“候鸟”返城后,又会沉入长久的冷清。像文章中陈小冬的父亲,村子里下了3天大雪,他就在屋里待了3天,3天没有跟人说一句话。压抑日久,当然会出问题。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生活在我国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当下,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也变得日益迫切,不能再无视了。
至少从目前看,农村养老主要还是靠老人自己硬撑,或者由子女资助一些钱物聊为补充,总体而言,还是停留在自力救济的水平。囿于经济水平,加之很多老人习惯自己住,并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这使得集约化的养老机构,很难在农村普及。
从实际出发,不妨尝试鼓励农村老人自己抱团、互助养老,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在医疗保障、助餐服务和文化供给等方面提供较好的选择。
目前的合作医疗很难根本解决农村老年群体就医问题,可考虑普及村级卫生室,放宽乡村卫生室药品供应、输液权限等,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的基本就医需求;在吃饭问题上,也可以参考城市社区食堂的做法,考虑设置一些助餐点,适当给与一些补助,有针对性地给农村老人提供餐饮服务;鉴于很多农村文化生活匮乏的现实,可以结合乡村旅游,搞一些文化活动。让农村老人有一个幸福、充实的晚年,本身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