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朱昌俊
一群年轻女孩聚集在狭小的公共厕所里。为首的女孩用力掌掴一个比她矮半个头的小女孩,后者不反抗也不说话,只是低下头,或是用胳膊挡脸自卫。8月中旬,这段4分51秒的未成年人公共厕所欺凌事件的视频在安徽歙县当地人的微信群里四处传播,随后被人发到微博,引起舆论发酵。这段视频中,欺凌和被欺凌的两名女孩有着非常相似的家庭背景,都是父母离婚又再婚后无人看管的孩子。他们跟随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与父母的感情和交流长期被忽略。而在歙县,有不少留守孩子与他们的遭遇相似。
应该说,这些年,从上至下,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干预是付出了较大努力的。像此次事发的安徽歙县就是全国留守儿童社会干预的五个试验点之一。但一再上演的类似欺凌事件,表明在防止留守儿童的成长“异化”上,我们仍需要做得更多。
此次欺凌事件的双方,都系父母离婚又再婚后无人看管的孩子。他们不仅是留守,还遭受亲情上的重大变故,其实比一般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干预和关注。所以,这也提醒,各地在对留守儿童数量摸底的基础上,更有必要根据现实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像这起事件中,父母离婚后又再婚,把孩子几乎完全推给隔代抚养,这导致孩子本该享有的父母监护责任被完全架空,这种状况,社会干预就不仅仅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的直接帮助上,更有必要敦促父母落实监护责任。
从大量现实案例来看,我们今天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应该摆脱一种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这次事发小城中的留守儿童群像,其实颇具代表性:他们像过去的留守儿童那样被隔离在封闭的乡村,但在更积极地寻求外界的关注和重视。如在网络上交友、寻找同龄人,跟风时尚消费,文身等等,都成为他们寻求存在感,渴望获得肯定和认同的一种努力,甚至有人把殴打他人的视频发给自己的母亲。这背后其实都有着一种强烈的“求关注”的心理。只是,这种方式是畸形的、扭曲的,也是危险的。
对于这种倾向,一方面需要我们的干预行动,能够真切洞察他们的心理和情感,给予他们人性化的补偿和满足,另一方面,也要正视他们在接触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走偏”。有专家表示,以前的未成年人打架或欺凌事件,大家都是靠听说,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打人的视频在网络大规模传播,“视频画面是很有冲击力的”。但以视频记录打人画面,也很可能是受到网络“炫耀”之风的影响,它反过来又强化他们靠极端行动求关注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预行动,应该正视网络普及后对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包括在学校中普及一些网络教育,了解他们在网络上动态,甚至提供一些专业化的心理与行为干预和矫正服务。
“留守儿童”现象之所以容易成为问题,就是因为未成年人正常的成长环境出现了缺口。要补齐这些缺口,也分为短期性和长远性的干预。就短期来看,诸如引入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基本庇护、关爱,是一种可以参考的选择;而从长远性来看,如何让留守儿童告别留守状态,才是根本之途。这方面,不管是进一步扫清留守儿童进入城市的障碍,还是帮助更多家长能够返乡创业就业,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聚各方合力,谋长远之计。(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