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与归
近年来,高校里、学术圈甚至演艺圈都不时爆出一些学术不端事件,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零容忍”的共识。而最近,连续两起“院士被质疑”的事件,都引发了舆论的持续关注。
自今年5月起,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就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对此,董晨于6月27日回应称,“据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学术造假……调查还在继续中。”
无独有偶,6月26日,《生物化学杂志》编辑部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中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发表的12篇论文分别发布了关注声明。而早在去年,网络上就出现了质疑曹雪涛的声音。2019年11月18日,曹雪涛曾发表声明称,“对这些论文中得出的科学结论的有效性、牢靠性以及研究的可重复性充满信心”。
显然,根据《生物化学杂志》编辑部的最新表态,曹雪涛及其团队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而对董晨的质疑,更是刚刚开始。两起事件将走向何方,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针对院士的质疑并不罕见。去年,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还曾实名举报中科院院士裴钢论文涉嫌造假;随后,裴钢参与署名的两篇论文再度在Pubpeer上被美国学者Elisabeth Bik博士质疑。这些算不上坏事,俗话说,理不辨不明,科学界尤其需要这种质疑和回应的博弈。
越是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在领域内的话语权越大,项目、实验、论文成果被引用的可能性也越大,这就更需要经得起反复验证。因此,面对学界和公众的质疑,他们应当给出更加清晰明确的回应,维护良好的学术风气。这既是身为学者的义务,也是法律意义上的责任。
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学术圈,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不停地质疑、求证、更新。这既是科学的态度,也是科学进步的应有之义。如果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误会,那么就有必要及时澄清,给当事人一个清白;如果是有意而为的学术不端行为,那就更要依法依规查处,还学术圈一个清净。
当然,对于类似的质疑或爆料,既不能让当事人自查自纠,也不能任其不了了之。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术造假质疑,都不可能自行消散。而权威的、第三方的调查结论,就是最好的澄清。事实上,不明不白的“烂尾”状态,对任何一方都是伤害,更是无形中伤害了学术生态。
可以参考的调查案例是,2019年7月1日,网曝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涉嫌剽窃学术论文等问题。7月2日,中国工程院和海军军医大学都公开表示启动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调查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但结果必须到来,而且是越早到来越好。调查的相关进程,也可以及时向社会披露。
就在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秘书长贺德方就同时强调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表示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让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在科技界没有市场;让弄虚作假、违纪违规的付出应有的代价。”
是的,学术圈容不下“劣币驱逐良币”,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坚决查处是对良币最好的鼓励和维护。而让劣币“付出应有代价”的前提,就是依据调查得出的事实结论,这个坎,必须迈过去。(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