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龙之朱
小地摊,大民生。
据媒体报道,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
这意味着,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以往被认为影响市容并屡遭严厉整治的行为,将被宽容以待。对于很多人来说,此举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一个小小的政策“缝隙”,就有可能让整个经济都活起来、火起来。在疫情影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样的政策善意值得点赞。
不必讳言,地摊经济门槛低,秩序也不那么井然,甚至不无散乱、杂乱、混乱,这也是其被一些市民乃至管理部门屡屡诟病,并严肃监管的重要原因。然而,恰恰是这种低门槛性,才扩大了民众的参与度。而秩序上的乱,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则意味着丰富、充实,是经济生活的一种真实呈现。它存在的价值无法否认。
小焉者,触手可及的小摊贩让市民的生活十分便利,交易变得简单、快捷,生活成本也因此而大大降低。这种方便是双向的,以菜摊为例,允许小摊贩在城市摆摊出售季节性农产品,如西瓜等,比进超市显然要方便,价格上也会平稳些。
而从宏观经济的大视野看,地摊经济一点也不低端。一者,低收入群体可以藉此获得生计保障、资金积累,从而产生滚动发展的可能。像南方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早些年十分倚重“地摊经济”,而一个个小摊贩也确实是畅通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一旦民间创业的血脉被打通,不仅有助于释放民间被抑制被阻遏的生产力,也必将汇聚成复苏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
再者,生活的便利性也会极大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增加城市的软实力,擦亮城市的口碑招牌。毕竟,所谓“宜居”,除了山青水绿、文化活动频繁之外,遍地烟火气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在此之前,四川成都就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尝试,据报道,成都允许临时占道经营两个月来,增加了8万个就业岗位,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此外,浙江杭州、河南许昌也通过开放部分街道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帮助解决临时经营设施等难题来实现城市摊贩规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特别是,在强力推进城市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良策解决了很多底层民众的生路,必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然,为“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松绑,并不意味着“大撒把”,放开了就不管了,必须明确,允许摆摊体现的是政策温度,必要的管理丝毫不能放松。只不过,与以往的严厉整治相比,此次的松绑更多指向精准治理,管理的难度不降反升。对于以往习惯于驱赶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而言,这无疑也是一次考验。
无论如何,城市允许摆摊都是令人欣喜的施政实践。尽管从政策到现实还会有些波折,“地摊经济”的春天是否来到还不好说,但总体而言,这样的弹性令人欣慰。(龙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