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吴佳哲 中国银行总行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亦是“十四五”规划的布局之年,更是我国塑造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关键之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这一表述,是关键时刻为我国经济发展举旗定向。可以说,扩大内需和全面开放是综合考量国内外复杂政治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下一阶段我国经济于变局中谋新机的核心要义。
扩大内需,战略调整正当时
从国内外环境看,2020年注定不平静。塑造以扩大内需为核心、全面开放为外延的经济循环新格局有助于拓宽我国的生存发展空间。
国际方面,经济政治形势空前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需求骤缩暴露出产能过剩的经年痼疾,欧美领头羊的经济基础已处于深度衰退边缘,各国经济利益矛盾日益尖锐,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特朗普为谋求连任将疫情源头祸水东引,升级贸易争端和遏华政策,中美关系紧张恶化。
国内方面,历史机遇空窗已然显现。由于动荡国际环境及中美摩擦的衍生冲击,外部需求萎缩严重,传统的出口外向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但中国经济最早走出疫情阴霾,经济基本面韧性充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仍有较大回旋空间。
一方面新基建与减税降费稳步推进,货币政策理性适度,国内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有序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形成。应对冲击,中国的工具箱里还有不少“存货”。
从自身经济发展脉络来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年,激发出的红利正在显现。
供给侧改革的初衷,是通过调整实体经济产能,全面提升要素配置和供给质量,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推动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这是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和决定历史命运的关键一招。
国家统计局2019年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工业增加值31.71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7.7%和37.2% 。这些重要的经济指标数据,明确地显示出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脚印”。
随着供给侧改革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乃至体制性约束也随之暴露,畅通“国内大循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前提。提振内需,有助于加速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推进创新,财政货币政策要更“有为”
近年来,我国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一方面,需求潜力不断释放,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另一方面,金融开放方兴未艾,2018年以来,数十条金融开放政策陆续出台,各项金融开放措施加快落地。其中,既有放宽准入条件将外资“引进来”,也有国内金融资产主动“走出去”。可以说,在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循环当中,都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畅通循环并不是一切回归如常。挺过寒冬之后,必然意味着新事物、新业态的萌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这是塑造经济循环新格局的基本遵循。
第一,要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的发展契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其中,“新基建”是重要的着力点,在推进过程中,要优化布局,避免盲目建设。
第二,财政政策要更积极有为。一是加大疫情救助力度,落实税费减免和企业纾困政策,动态掌握抗疫特别债券的发行规模。二是提高民间投资活跃度,夯实增值税留抵退税质量,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三是扩大中央和地方政府一般预算赤字,拉动投资、消费,弥补税费减免造成的财政吃紧,同时降低不必要的行政费用。四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专款专用确保稳定还款保障,避免使用一般债务弥补赤字缺口。
第三,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实现宽货币向宽信用的有效转化。一是丰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投放等政策工具组合使用,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适时适度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三是增强货币政策调整弹性,随着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趋成熟,相应的货币政策也要充分适应新的经济金融环境。(吴佳哲)
“两会”系列网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