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带一路”上敦煌的昨天、今天
首页> 时评频道> 大家谈 > 正文

“一带一路”上敦煌的昨天、今天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7-29 09: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带一路”上敦煌的昨天、今天

——“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媒体手记之四

  光明网讯(记者秦超)7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主办,中国日报网、浙江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委网信办、甘肃省委网信办等承办的“丝路人o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走进此次活动的最后一个城市--甘肃省敦煌市,感悟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盛况和人文境界。

  敦煌,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始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和中西经济、文化的荟萃集散之地。“敦煌”二字,取盛大辉煌之意、寓繁荣昌盛之愿。它也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包括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3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265处文物点,是丝绸之路历史记忆最为清晰、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城市。

  其中,莫高窟是敦煌最富盛名的文化名片,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各代兴建,规模巨大、内容丰富。在莫高窟,中外学者和媒体嘉宾一道探访古代丝绸之路夺目的精神之光。“莫高”,即为“沙漠中的高处”。围绕莫高窟文化遗址,形成了独特的敦煌学,成为了开展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壁画、塑像修复及工程加固的学术研究基地,也成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资源。敦煌石窟内的彩塑和壁画,精美繁复,就像电影胶片一样记录下了古代丝绸之路汇聚交融的盛况。

  敦煌兴盛的历史,离不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必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思考,而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敦煌的再次勃兴也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缩影。

  以“文化圣殿、人类敦煌”为定位的敦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得到有力践行,展现出蓬勃生机。在此次走访的敦煌一站,中外学者和媒体记者一行,走访了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熔岩塔式光热发电项目。该光热发电项目由12000面日镜组成全球聚光面积最大、吸热塔最高、建设周期最短的100MW级熔岩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电站配置11小时的熔岩储热系统,可实现24小时持续发电,相比风能、太阳能具有着明显的稳定性,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光热发电技术得以在世界各地兴建与发展,造福“一带一路”国家。

  丝路兴,敦煌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敦煌不断践行着丝路精神,不仅对传统丝路文化进行着再发掘,同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中,让敦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敦煌被赋予“一带一路”建设“五通”重点内容的“民心相通”使命,自2016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敦煌这座承载着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绿色之城、活力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正在以更加坚定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服务着、诠释着新时代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