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娅楠
“中国经济‘超预期地稳定’。”这是路透社对2019年中国经济开局成绩单的评价,符合国际社会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主流判断。4月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海外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
以超大经济体量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不断扩大开放……这些努力,在为自身高质量发展赋能的同时,也让世界经济的动力源更加强劲。潮流不息,趋势浩荡,“断崖说”“崩溃论”等荒谬说法不攻自破。越来越多人相信,中国经济彰显强劲韧性,蕴藏无限潜能。
潜能来自于经济结构优化。相较于投资、出口,消费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黏性。一季度,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1%,消费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的关键所在。有海外学者曾预测,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长期持续扩大,到2030年,中国消费支出将高达14.3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2%。
潜能来自于回旋空间巨大。中国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中,不断孕生出发展的动力和空间。今年一季度,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教育、制造业技改等“补短板”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14.7%、16.9%,均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的增速。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中国经济还有巨大增长潜力等待释放。
潜能来自于新旧动能转换。每分钟约7件专利递交申请,每小时约25万人乘高铁出行,每天约1.65万户企业新登记成立;制造出世界上最薄的玻璃、最轻的地铁,建造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随着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欧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孕育壮大,中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强劲韧性与磅礴潜能并非从天而降,更难以坐享其成。有韧性的经济,往往需要政策和体制机制在关键时候作出适应性的改变,从而激励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动,让经济活力充分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稳固,中国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应变能力不断提升,靠的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截至2018年末,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重大改革举措中已出台实施方案的超过95%。我们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价格回升、成本下降、盈利改善、信心增强的良性循环。激发只争朝夕的改革精神和越开越大的开放气魄,将助力中国经济中流奋楫、再上台阶。
“中国的经济奇迹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第二阶段”,2017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如此评价中国发展。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抓历史机遇期主动攻坚,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有能力在风雨中破浪前行,创造新的更大奇迹。(陆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