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禹建湘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在网络文学创作中,“苦更不辍”“日更万字”成为常态。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超长篇幅的类型小说泛滥成灾。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今天,网络文学要想从野蛮生长向经典化转型,网络写手须以身作则,注重自我提升。
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至创作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文艺具有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这其实是价值错位、急功近利的表现。虽说产业化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源泉,但并不能由此认定网络文学就必然要服从金钱支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例如巴尔扎克、大仲马、小仲马等,虽然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场化的,但葆有不变的现实关切和文学理想。这启发我们,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狭隘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常写作中,切勿过多地沉溺于玄幻、穿越、架空、修真等“打怪升级”的套路中,而是要以作品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心灵的罗盘、情感的中枢。这除了要依靠网络写手的自觉性,有关部门也应该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引导。
其次,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当前,在网络文学领域,存在着“得小白文得天下”的现象。小白文之所以流行,深层原因是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驾驭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只能以口水话、大白话进行“灌水写作”。要想纠偏,网络写手在“催更”的压力下,应当抽出时间来多读书,尤其要读经典文学。
中国古人讲究“闲读诗书斜卧榻,苦夜茶伴兴味长”。黄庭坚说过“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林语堂认为“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经典文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美的享受,还有思想的启迪。网络写手如果只是一味“苦更不辍”,就会丧失对外界的感知、对美的审视,迷失在消费时代的语境中。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很可能变成类型化的重复他人或者自我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常面对电脑或手机写作,很多网络写手养成了“屏幕依赖症”,即使有阅读,也只是“读屏”。真正的阅读,要静下来、慢下来,注重精神品质的培育。所以,铁凝说,读书也是一种生活,有计划、不间断、持续地读书,会让我们拥有理解生活的能力和研究生活的自觉意识。只有读书,才能理解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领悟优美的文字旨趣。希望网络写手注重阅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抛弃粗陃的语言,更高地要求自己,坚持一种“有难度”的写作。文学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来自于精心提炼的文字组合。只有减少或杜绝“小白文”,网络文学才能长远发展。
最后,切实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虽说在网络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由于缺乏切身体验和感悟,不少网络写手只能依靠臆想来写作,难以写出生活的鲜活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
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网络写手不能无动于衷,而应细致体验生活、深刻观察生活,超越“套路写作”和“模式写作”,进入一种丰富的想象、有血有肉的人物设计、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布置。网络写手要有定力,在商业写作的狂欢中有勇气、有远见地暂停一下更新,真正沉下来、融进去,不但要“身入生活”,更要“心入生活”,在生活中领悟人生、领悟艺术。
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来。只有走向广阔的天地,感受时代的脉搏,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网络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也就水到渠成了。(禹建湘)